勤勤请抑外家权,社稷安荣长久计
出处:《中垒一首》
宋 · 苏籀
更生倾侧四斥已,精诚所祈格天地。
著明深切安危机,同道萧周数人耳。
不容何病见君子,节义政应强国势。
倖卿权尹岂尝无,忠正得朋侥冒柅。
可怜孤直援又寡,恶恶如风力排诋。
汉皇听纳知其忠,左右侧目争摧圮。
亲亲公族人莫比,按据春秋忧变异。
萧张戮死正人空,挫奸救危宁畏忌。
勤勤请抑外家权,社稷安荣长久计。
二十馀年列大夫,痛切皇舆难坐视。
当时不谓秦无人,异世知音诚叹企。
乱生祸重英杰资,无竞维人当树置。
绛侯博陆在岩廊,高武不复忧刘氏。
胡为一篑障江河,谏鼓屡鸣那得济。
著明深切安危机,同道萧周数人耳。
不容何病见君子,节义政应强国势。
倖卿权尹岂尝无,忠正得朋侥冒柅。
可怜孤直援又寡,恶恶如风力排诋。
汉皇听纳知其忠,左右侧目争摧圮。
亲亲公族人莫比,按据春秋忧变异。
萧张戮死正人空,挫奸救危宁畏忌。
勤勤请抑外家权,社稷安荣长久计。
二十馀年列大夫,痛切皇舆难坐视。
当时不谓秦无人,异世知音诚叹企。
乱生祸重英杰资,无竞维人当树置。
绛侯博陆在岩廊,高武不复忧刘氏。
胡为一篑障江河,谏鼓屡鸣那得济。
注释
倾侧:动荡不安。格:感动。
萧周:指萧何、周勃,均为西汉名臣。
不容:不容许。
节义:节操和道义。
社稷:国家。
异世:后世。
乱生:乱世产生。
博陆:指霍光,西汉名臣。
胡为:为何。
翻译
重生动荡四面受敌,真诚祈祷感动天地。显赫深沉处危机之间,仅少数同道如萧周知悉。
不容许何妨见君子,节义应使国家强大。
幸赖卿相权重,岂曾无过,忠诚正直赢得朋友支持。
可惜孤独正直援助稀少,厌恶邪恶如疾风般扫荡诋毁。
汉皇听取忠言,身边人侧目,欲摧败他。
亲近亲属无法比拟,依据春秋忧虑变革。
萧张被杀,正义之人空缺,挫败奸邪救国无惧。
恳切请求抑制外戚权力,为国家长远安宁计议。
二十多年的大夫生涯,痛心皇朝困境难以袖手旁观。
当年未料秦无良才,后世知音感叹期盼。
乱世中英雄难展才华,唯有公正之人应被扶持。
绛侯、博陆等名臣在朝堂,高武不再担忧刘氏江山。
为何一己之力阻拦江河,多次进谏怎能渡过难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的《中垒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忠诚正直之士的赞扬和对奸佞势力的批判。诗人以历史人物萧何、周勃为例,他们曾面临困境,但凭借精诚和节义,最终得到皇帝的信任和支持,打击了邪恶,维护了国家稳定。诗人感慨,如果像萧张这样的忠臣能得到重用,国家将更为强大。他呼吁抑制外戚权力,以确保社稷的长远安宁。诗人还提到自己作为列大夫,对国家的忧虑和责任感,感叹在那个时代,忠贞之士并未被充分理解和任用,而他的呼吁在当时并未被采纳,如同一篑之土难以阻挡滔滔江河。最后,诗人借用了“绛侯博陆”的典故,暗示有能力的人应该站出来,保护国家免于覆灭。整首诗情感深沉,对正义的坚守和对时局的忧虑交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