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生海漫漫,稽命天悠悠
红林架落照,青峡送归流。
归流赴淮海,征帆下扬州。
族父江阳令,盛业继前修。
文掩崔亭伯,德齐陈太丘。
时哉惜未与,千载且为俦。
忆昔山阳会,长怀东上游。
称觞阮林下,赋雪谢庭幽。
道浓礼自略,气舒文转遒。
高情薄云汉,酣态坐芳洲。
接席复连轸,出入陪华辀。
独善与兼济,语默奉良筹。
岁月欢无已,风雨暗飕飕。
掌宪时持节,为邦邈海头。
子人惠虽树,苍生望且留。
微躬趋直道,神甸忝清猷。
仙台适西步,蛮徼忽南浮。
宇内皆安乐,天涯独远投。
忠信徒坚仗,神明岂默詶。
观生海漫漫,稽命天悠悠。
云昏巴子峡,月远吴王楼。
怀昔明不寐,悲令岁属周。
喟无排云翮,暂得抒离忧。
空洒沾红泪,万里逐行舟。
注释
虎啸:老虎的吼声。猿鸣:猿猴的叫声。
红林:红色的树林。
架落照:映衬着落日的余晖。
青峡:青色的峡谷。
归流:回流的水。
淮海:古代对淮河下游和近海地区的泛称。
征帆:远行的船帆。
扬州:古地名,今江苏扬州一带。
族父:同族的长辈。
江阳令:江阳县令,古代官职。
崔亭伯:崔骃,东汉文学家。
陈太丘:陈寔,东汉名士。
山阳会:指古代的一次聚会。
东上游:向东游览。
称觞:举杯祝酒。
阮林下:指阮籍,东晋时期名士,常在竹林中饮酒作诗。
谢庭幽:指谢灵运,南朝宋诗人,擅长描绘山水。
道浓:道德深厚。
礼自略:礼节自然流露。
文转遒:文风变得刚劲有力。
高情:高尚的情操。
酣态:豪饮的姿态。
芳洲:芳香的洲渚。
接席:宴席相连。
连轸:车马相连。
华辀:华丽的马车。
独善:独善其身。
兼济:兼济天下。
良筹:好的策略。
岁月欢无已:岁月中的欢乐无尽。
掌宪:执掌法度。
持节:秉持公正。
为邦:治理地方。
子人:指贤人。
苍生:百姓。
直道:正直的道路。
清猷:清廉的谋略。
仙台:指仙境。
蛮徼:南方边远地区。
宇内:天下。
忠信:忠诚。
神明:神灵。
观生:看人生。
稽命:思考命运。
吴王楼:古代吴国的楼阁。
排云翮:如翅膀般的力量。
离忧:离别的忧虑。
翻译
老虎在傍晚时分啸叫于山城,秋天的猿猴在江边的树上哀鸣。红色的树林映衬着落日的余晖,青色的峡谷中水流归向淮海。
远行的船只驶向淮海,扬帆起航前往扬州。
族叔在江阳担任县令,他以崇高的业绩继承了先人的美德。
他的文采可媲美崔亭伯,品德与陈太丘相当。
可惜我未能与他共处同一时代,只能在千年之后成为他的同道中人。
回忆起在山阳的聚会,常常怀念那次向东的游览。
在阮籍的林下举杯祝酒,谢灵运在庭中吟咏雪景。
深厚的道德使得礼节自然流露,文风变得刚劲有力。
高尚的情操超越天际,豪饮的姿态坐在芳草之洲。
宴席相连,车马相接,出入都陪伴着华丽的马车。
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言语沉默或表达,都遵循着良策。
岁月中的欢乐无尽,但风雨中却透出寒意。
执掌法度时秉持公正,治理地方远至海边。
你的恩惠虽已树立,但百姓的期望仍留恋不舍。
卑微的我走在正直的道路,有幸承担清廉的谋略。
刚刚西行到仙台,忽然南下到偏远的边境。
国内都安宁快乐,只有我独自远行他乡。
忠诚的人始终信赖,神明也不会沉默回应。
看着生命如同浩渺的大海,思考命运的无常。
黄昏笼罩着巴子峡,月亮远离吴王的高楼。
怀念过去,整夜无法入睡,悲伤的是这一年属于周朝。
感叹没有如翅膀般的力量,暂时能抒发离别的忧虑。
眼泪沾湿了红色的衣袖,万里追逐着行舟,独自前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稍秋时节,清晨坐在阁楼中,偶遇一艘船只东下扬州的情景。诗人借此机会寄情于远方的族父江阳令,表达了对先辈的敬仰和个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虎啸山城晚,猿鸣江树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秋意。接下来的几句,“红林架落照,青峡送归流。归流赴淮海,征帆下扬州。”则是对诗人所乘船舟行进过程的描绘,表达了出发和前行的景象。
“族父江阳令,盛业继前修。”这里提到的是家族中的尊长,并赞颂其事业的兴盛与先辈的成就。“文掩崔亭伯,德齐陈太丘。”则是对族父文学和道德方面的高度评价。
“时哉惜未与,千载且为俦。”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与族父同时代的遗憾,以及希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愿望。“忆昔山阳会,长怀东上游。”则是对过去聚会和旅行经历的怀念。
以下几句,“称觞阮林下,赋雪谢庭幽。道浓礼自略,气舒文转遒。”写出了诗人与族父之间的情谊交流,以及文学创作时的心境和手法。
“高情薄云汉,酣态坐芳洲。”描绘了诗人在美好环境中的豪放情怀和饮酒赋诗的场景。接下来的几句,“接席复连轸,出入陪华辀。独善与兼济,语默奉良筹。”则是对诗人交游之道和待人的态度的赞扬。
“岁月欢无已,风雨暗飕飕。”表达了时光易逝、快乐难再的感慨。“掌宪时持节,为邦邈海头。”则写出了诗人在职责上的自守与担当。
“子孙惠虽树,苍生望且留。”这里寄寓了对后代的希望和祝福。紧接着,“微躬趋直道,神甸忝清猷。”则是对自己修身养性、追求高洁品格的自勉。
“仙台适西步,蛮徼忽南浮。”这里可能暗指诗人有超脱世俗、追寻精神寄托之地的愿望。接下来的几句,“宇内皆安乐,天涯独远投。”则是对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一种对比和自我安慰。
“忠信徒坚仗,神明岂默詶。”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信义的坚守,以及希望得到上天的明鉴。紧接着,“观生海漫漫,稽命天悠悠。”则是对生命如大海、命运如天空的感悟。
“云昏巴子峡,月远吴王楼。”这里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遥远和渺茫的意境。“怀昔明不寐,悲令岁属周。”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哀叹。
最后,“喟无排云翮,暂得抒离忧。空洒沾红泪,万里逐行舟。”诗人借用了排云翮(一种神鸟)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飞翔、摆脱烦恼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的不舍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美描写,结合个人情感和家族荣耀的叙述,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