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微共探讨,议论发清新
出处:《送傅德谦还临川》
元 · 吴海
傅君隘流俗,举步追古人。
古人去已远,斯道为荆榛。
出门抱高志,区区向谁陈?十年江海上,漂泊但一身。
念我德不孤,邂逅遂见亲。
相知宁苦晚,不觉逾三春。
精微共探讨,议论发清新。
谊合然诺重,途穷忧思频。
如何语离别,使我意酸辛。
酸辛不在别,欲留我何贫。
闽水东赴海,楚山西入秦。
春波正浩荡,谁能知其津?
古人去已远,斯道为荆榛。
出门抱高志,区区向谁陈?十年江海上,漂泊但一身。
念我德不孤,邂逅遂见亲。
相知宁苦晚,不觉逾三春。
精微共探讨,议论发清新。
谊合然诺重,途穷忧思频。
如何语离别,使我意酸辛。
酸辛不在别,欲留我何贫。
闽水东赴海,楚山西入秦。
春波正浩荡,谁能知其津?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吴海的《送傅德谦还临川》描绘了对友人傅德谦归乡的深情送别。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不舍。
首句“傅君隘流俗,举步追古人”表达了傅德谦与众不同,追求古人的高尚品质,不随波逐流。接着“古人去已远,斯道为荆榛”暗示了追寻古人的道路已经荒芜,充满艰难。然而,傅德谦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出门抱高志,区区向谁陈?”他带着远大的志向,却似乎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
“十年江海上,漂泊但一身”描述了傅德谦在外漂泊多年,形单影只的生活状态。尽管如此,诗人吴海并未忘记他的存在,两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相遇并结识,“念我德不孤,邂逅遂见亲”。这表明即使时间久远,两人的友谊依然深厚。
接下来的“相知宁苦晚,不觉逾三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即使相识较晚,也足以让彼此感到满足和快乐。两人共同探讨学问,交流思想,“精微共探讨,议论发清新”,他们的对话充满了智慧和新意。
“谊合然诺重,途穷忧思频”则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即使在困难时刻,朋友之间的承诺和信任也显得尤为重要。最后,“如何语离别,使我意酸辛”表达了诗人对傅德谦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酸辛不在别,欲留我何贫”则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深度,即使想要留下朋友,但在物质上却无能为力。
“闽水东赴海,楚山西入秦”描绘了傅德谦归乡的旅程,而“春波正浩荡,谁能知其津?”则表达了对未知旅途的担忧,同时也隐含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感慨,是元代送别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