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谋远为儿孙计,罔极真同父母恩
出处:《除夕哭祖母三首》
明 · 边贡
千里重闱罢倚门,此生宁复侍晨昏。
贻谋远为儿孙计,罔极真同父母恩。
萱吐北堂空被雪,婺沈东海忽无垠。
数回欲办屠苏酒,谁向泉台致一尊。
贻谋远为儿孙计,罔极真同父母恩。
萱吐北堂空被雪,婺沈东海忽无垠。
数回欲办屠苏酒,谁向泉台致一尊。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在除夕之夜悼念祖母之作,情感深沉,哀而不伤。诗中通过“千里重闱罢倚门”一句,描绘了祖母去世后,诗人与亲人之间的距离感和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祖母离世的深切哀痛。
“此生宁复侍晨昏”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再也无法在日常生活中陪伴祖母左右的遗憾和无奈。接着,“贻谋远为儿孙计,罔极真同父母恩”,诗人将祖母的教诲和关爱比作父母之恩,强调了祖母在家族中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祖母无私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
“萱吐北堂空被雪,婺沈东海忽无垠”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以“萱花”凋零、“婺星”陨落,象征着祖母的离世,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尽哀思和孤独感。这里,“萱花”常用来比喻母亲或长辈,而“婺星”则是指北斗七星之一,古人认为它与长寿有关,此处暗示祖母的离世如同星辰陨落,令人感到无限悲痛和失落。
最后,“数回欲办屠苏酒,谁向泉台致一尊”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在除夕之夜为祖母准备传统饮品屠苏酒,却无人能完成这一心愿的无奈和哀伤。屠苏酒是古代春节时的一种饮品,寓意辞旧迎新,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然而,在祖母离世之后,这一传统习俗也失去了意义,更增添了诗人的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祖母离世后家庭氛围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辈孝道的重视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