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愧腐儒宁有用,却怜志士竟无成
出处:《送黄叔向归永嘉 其一》
宋 · 王遂
玉麟堂上共论兵,众里逢君眼为明。
自愧腐儒宁有用,却怜志士竟无成。
学书不作千人敌,归计犹馀一叶轻。
何必封狼方快意,只须垂世用诗名。
自愧腐儒宁有用,却怜志士竟无成。
学书不作千人敌,归计犹馀一叶轻。
何必封狼方快意,只须垂世用诗名。
注释
玉麟堂上:指一处讨论军事的地方。论兵:讨论军事策略。
逢君:遇见你。
眼为明:目光特别明亮。
腐儒:比喻学问浅薄、无用的人。
宁:岂能。
志士:有志向的人。
无成:未能实现理想。
学书:学习书法。
千人敌:万人敌,形容非常出色。
一叶轻:比喻微小、轻松。
封狼:指征服敌人。
快意:感到满足或快乐。
垂世:流传后世。
诗名:诗人的名声。
翻译
在玉麟堂上共同讨论军事策略,人群中遇见你目光格外明亮。我自感惭愧,作为一个腐儒恐怕无甚用处,却同情那些有志之士最终未能成功。
学习书法不求与万人匹敌,回家的打算还像一片轻盈的叶子。
何必将征服敌人作为唯一的快乐,只需留下诗名流传后世就足够了。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遂所作,名为《送黄叔向归永嘉(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黄叔向的深厚情谊和对自己学问未能有所建树的自嘲。
"玉麟堂上共论兵,众里逢君眼为明。"
这两句描绘了在玉麟堂与朋友共同讨论军事策略的情景,其中“众里逢君”表达了一见到黄叔向就如同夜中遇见北斗星一样,顿觉心中的迷雾一扫而光,眼前豁然开朗。
"自愧腐儒宁有用,却怜志士竟无成。"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作为书生,对于国家大事虽有所愿,却终究未能有所作为的自嘲和遗憾。而“却怜志士竟无成”则是对黄叔向等志同道合之士虽怀抱壮志却仍未有所成就表示惋惜。
"学书不作千人敌,归计犹馀一叶轻。"
这两句诗中,“学书不作千人敌”表明诗人虽然读了许多书,但并没有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英雄。而“归计犹馀一叶轻”则是说即便回家计算自己的所得,也不过是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形象地比喻为轻若一叶。
"何必封狼方快意,只须垂世用诗名。"
最后两句,“何必封狼方快意”中的“封狼”指的是古代边塞将领以功绩封侯,这里是说不必非要像古时的名将那样有赫赫战功才能感到满足。而“只须垂世用诗名”则表达了只要能够流传后世,留下佳作,就已经心满意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篇送别之作,同时也融入了对个人学问和抱负的反思。王遂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