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倘来下,旷达离尘缚
出处:《和马侯游何山》
宋末元初 · 牟巘
自还吴兴居,头童而齿豁。
信意时出教,所览深以廓。
何山在何许,细路穿木末。
跻攀不惮劳,历历见郛郭。
晴岚堆紫翠,正在吾屋角。
世事苦坌并,我但专一壑。
嗟彼竞利者,为计自各各。
缅怀安定公,雅合居台阁。
平生惟自道,未有轻造脚。
朅从海陵来,姑苏亦暂泊。
湖学得公重,学子有攸托。
南园庆历间,六老曾会酌。
当年马太守,高谊谁能若。
直卿为之记,文字诚磊落。
厥今同姓侯,胸次有活著。
长篇俄写就,传写腕欲脱。
昨闻上湖坟,寒色正错莫。
樵木不为禁,宰树叹濯濯。
新祠已卜龟,华表伫立鹤。
神游倘来下,旷达离尘缚。
信意时出教,所览深以廓。
何山在何许,细路穿木末。
跻攀不惮劳,历历见郛郭。
晴岚堆紫翠,正在吾屋角。
世事苦坌并,我但专一壑。
嗟彼竞利者,为计自各各。
缅怀安定公,雅合居台阁。
平生惟自道,未有轻造脚。
朅从海陵来,姑苏亦暂泊。
湖学得公重,学子有攸托。
南园庆历间,六老曾会酌。
当年马太守,高谊谁能若。
直卿为之记,文字诚磊落。
厥今同姓侯,胸次有活著。
长篇俄写就,传写腕欲脱。
昨闻上湖坟,寒色正错莫。
樵木不为禁,宰树叹濯濯。
新祠已卜龟,华表伫立鹤。
神游倘来下,旷达离尘缚。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末至元初时期诗人牟巘的《和马侯游何山》。牟巘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友人马侯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牟巘在诗中首先描述了自己回到吴兴后的个人境况——“头童而齿豁”,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接着,他提到自己随性出游,所见所感使心灵得到开阔。他探寻着隐秘的小径,一步步攀登,最终看到了城郭的轮廓,感受到晴朗天气中紫色与翠绿色交织的山峦,这些都位于他的屋角。这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随后,诗人将笔触转向对世俗的反思,指出那些追逐利益的人们各有各的打算。他以安定公为例,赞扬其高尚的品格与居于高位的智慧。接着,他提到了自己从海陵来到姑苏的短暂停留,以及在此期间与湖学的交往,特别是与六老的聚会,以及马太守的高风亮节。诗人特别提到了直卿为这次聚会所作的记录,赞美其文字的豪迈与大气。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期待新建的祠堂能吸引神灵降临,华表上的仙鹤也能成为象征。他想象着神灵的到来,能够带来一种超越尘世的自由与旷达。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自然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