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大窖中,拘幽恒渴饥
出处:《咏史三十一首》
清 · 黄毓祺
子房盖世才,侥幸于一击。
去死不容发,老人所深惜。
卒遇草野间,命供仆妾役。
意固不在书,教之以忍力。
能忍不能忍,刘项所繇别。
子瞻留侯论,千秋具眼只。
淮阴钓城下,阿母心独恻。
吾岂望报乎,而进王孙食。
所以开广之,一言已破的。
登坛将百万,攻取战必克。
不用蒯通计,岂党陈豨逆。
单辞受奇冤,非尽汉负德。
破齐请假王,固陵期复失。
乘时取分地,望报抑何急。
孺子诚可教,王孙毋乃拙。
至死卒不悟,漂母有成说。
向令得其意,何至族为赤。
鲍鱼既云返,能蟠尚无翼。
天故幻异人,玉成两人杰。
授书与致餐,其为教也一。
世传圯上老,谷城片黄石。
然则漂妇人,安知非鬼物。
苏武大窖中,拘幽恒渴饥。
齧雪吞毡毛,羝乳乃得归。
卧起持汉节,节旄日以稀。
单于命李陵,置酒往说之。
人生如朝露,何以自苦为。
卫律罪通天,固然何足疑。
陵也有广风,不死非脂韦。
庶几柯之盟,得当报主知。
乃亦为此言,涕下徒沾衣。
此言吾最恨,往往令人迷。
朝露既云短,为欢曾几时。
千秋万岁名,君子宜三思。
不见典属国,垂光等虹霓。
生面开麒麟,飘萧双鬓丝。
去死不容发,老人所深惜。
卒遇草野间,命供仆妾役。
意固不在书,教之以忍力。
能忍不能忍,刘项所繇别。
子瞻留侯论,千秋具眼只。
淮阴钓城下,阿母心独恻。
吾岂望报乎,而进王孙食。
所以开广之,一言已破的。
登坛将百万,攻取战必克。
不用蒯通计,岂党陈豨逆。
单辞受奇冤,非尽汉负德。
破齐请假王,固陵期复失。
乘时取分地,望报抑何急。
孺子诚可教,王孙毋乃拙。
至死卒不悟,漂母有成说。
向令得其意,何至族为赤。
鲍鱼既云返,能蟠尚无翼。
天故幻异人,玉成两人杰。
授书与致餐,其为教也一。
世传圯上老,谷城片黄石。
然则漂妇人,安知非鬼物。
苏武大窖中,拘幽恒渴饥。
齧雪吞毡毛,羝乳乃得归。
卧起持汉节,节旄日以稀。
单于命李陵,置酒往说之。
人生如朝露,何以自苦为。
卫律罪通天,固然何足疑。
陵也有广风,不死非脂韦。
庶几柯之盟,得当报主知。
乃亦为此言,涕下徒沾衣。
此言吾最恨,往往令人迷。
朝露既云短,为欢曾几时。
千秋万岁名,君子宜三思。
不见典属国,垂光等虹霓。
生面开麒麟,飘萧双鬓丝。
鉴赏
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张良和韩信的故事,以及苏武的坚韧精神,探讨了忍耐、忠诚与报恩的主题。诗中提到张良在关键时刻的一击,救了刘邦,但后来却因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而感到惋惜。韩信虽有军事才能,却因无法忍受刘邦对他的轻视,最终导致悲剧。苏武在极端环境下坚守信念,最终得以返回故乡。
诗人在赞美这些历史人物的同时,也提出了对人性、忠诚与报恩的深刻思考。他指出,忠诚与忍耐是成就伟业的关键,但也强调了理解与尊重的重要性。诗中还提到了报恩的复杂性,有时即使付出巨大努力,也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或认可。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命运,反思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提醒人们在追求荣誉与名声的同时,应更加珍惜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诗中的“朝露”比喻人生短暂,“千秋万岁名”则象征着永恒的名声,诗人以此警示世人,应当审慎对待自己的选择与行为,以免留下遗憾。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