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灰出海扬尘,老去英雄白发新
出处:《和岳文二公西湖韵》
宋 · 何梦桂
昆明灰出海扬尘,老去英雄白发新。
宫阙崔嵬千里月,楼台牢落十年春。
血流杜宇悲游子,梦断梅花忆故人。
立尽断桥寒日薄,回头何处望天津。
宫阙崔嵬千里月,楼台牢落十年春。
血流杜宇悲游子,梦断梅花忆故人。
立尽断桥寒日薄,回头何处望天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昆明:地名,指昆明市。灰出海扬尘:形容天空灰暗,尘土飞扬。
老去:形容人的年龄增长。
白发新:新添的白发。
宫阙:古代帝王的住所,这里指皇宫。
崔嵬:高大、雄伟。
千里月:形容月亮明亮,照耀千里。
楼台牢落:形容楼台荒废、破败。
血流杜宇:杜鹃鸟啼血,象征哀伤。
悲游子:指在外漂泊的游子。
梦断:梦醒。
忆故人:想念旧友。
断桥:残破的桥梁。
寒日薄:寒冷的夕阳即将落下。
天津:古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家乡或期望之地。
翻译
昆明的天空灰蒙蒙,尘土飞扬,岁月如梭,英雄已老,白发新生。古老的宫殿巍峨耸立在千里月色下,楼阁空荡,经历了十年的春去秋来。
杜鹃鸟哀鸣,唤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梦中梅花盛开,忆起远方的亲人。
我在寒冷的断桥上站到太阳西沉,回望过去,不知天津何处可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岁月沧桑、英雄暮年的情怀。开篇“昆明灰出海扬尘,老去英雄白发新”两句,通过昆明之灰如烟霄霄,铺陈到大海,用以比喻时光流逝、英雄迟暮,白发如新雪,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英勇岁月的怀念与无奈。
“宫阙崔嵬千里月,楼台牢落十年春”则是通过对昔日壮丽宫阙、楼台的回忆,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宫阙虽仍雄伟,但已失去往日的辉煌;楼台依旧,然而岁月却在无声中流逝。
“血流杜宇悲游子,梦断梅花忆故人”两句中,“血流杜宇”出自《左传》,形容战争的残酷和伤痛,诗人借此表达对往昔战事的哀叹,以及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梦中的断梅,则是故人难寻的隐喻。
最后,“立尽断桥寒日薄,回头何处望天津”两句,诗人站在断桥之上,面对着渐渐西沉的太阳,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孤独。回首望去,不知何处是自己的归宿,这里的“天津”,既可以指实际的地理位置,也可解作精神上的依托或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中的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暮年、物是人非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