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亟欲问奇字,随世无因识故吾
出处:《上刘左史二首 其二》
宋 · 释宝昙
不为穷愁始著书,一灯今与影同孤。
从公亟欲问奇字,随世无因识故吾。
赖有霜钟当北道,不应璧月自西湖。
举头更觉天人近,环佩声中试一呼。
从公亟欲问奇字,随世无因识故吾。
赖有霜钟当北道,不应璧月自西湖。
举头更觉天人近,环佩声中试一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的作品,标题为《上刘左史二首(其二)》。诗人以自身的读书经历和心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刘左史的敬仰以及对知识的渴望。首句“不为穷愁始著书”表明诗人并非因为困苦才开始写作,而是出于内心的追求;“一灯今与影同孤”则描绘了他独自夜读的寂寥景象。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刘左史的敬重,希望能向他请教疑难问题,“从公亟欲问奇字”,显示出他对学问的虔诚和对知识的渴求。“随世无因识故吾”则流露出一种无奈,暗示了自己与外界接触不多,难以结识像刘左史这样的贤达。
“赖有霜钟当北道”一句,诗人借北方的霜钟之景,寓言自己虽身处偏远,但心向学术。“不应璧月自西湖”则以西湖的明月自比,表达对高尚人格的向往。最后两句“举头更觉天人近,环佩声中试一呼”,诗人抬头仰望,仿佛觉得与天上的仙人更近了,甚至在想象中尝试呼唤,展现出对理想境界的憧憬和对知识权威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个人读书经历抒发了对学术的热爱和对贤人的敬仰,体现了宋代理学士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