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国平章还故事,未应畎亩便忘情
明 · 郑岳
椿津未老并遗荣,禄赐便蕃荷圣明。
道在行藏均化俗,功留宗社更完名。
黄扉粉署当年梦,碧水丹山此日盟。
潞国平章还故事,未应畎亩便忘情。
道在行藏均化俗,功留宗社更完名。
黄扉粉署当年梦,碧水丹山此日盟。
潞国平章还故事,未应畎亩便忘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岳所作的《奉赠蒋师相敬所致仕归湘源兼简令兄大司徒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赞美蒋师相的高尚品德和卓越功绩,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归隐生活的感慨。
首联“椿津未老并遗荣,禄赐便蕃荷圣明。”以“椿津”比喻蒋师相的年华未老,仍保持着荣耀与尊贵,同时他得到了丰厚的俸禄和赏赐,这一切都归功于圣明的君主。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借代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蒋师相的显赫地位和受到的恩宠。
颔联“道在行藏均化俗,功留宗社更完名。”进一步赞扬蒋师相不仅在位时能以道义指导百姓,使风俗得以改良,退职后仍能保持名声,留下功绩于国家与社会。这两句体现了蒋师相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都能坚守道德原则,为社会做出贡献,其影响深远。
颈联“黄扉粉署当年梦,碧水丹山此日盟。”将蒋师相的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回忆他在朝为官时的雄心壮志,如同黄门粉署中的梦想,而如今归隐山林,与碧水丹山结盟,过上了宁静的生活。这里通过“黄扉粉署”和“碧水丹山”的对比,展现了蒋师相从繁华到淡泊的人生转变。
尾联“潞国平章还故事,未应畎亩便忘情。”最后两句提到蒋师相虽然退居潞国,担任平章之职,但并未忘记自己的职责和情感。即使在田园生活中,他依然心系国家大事,没有完全忘情于世俗。这表现了蒋师相虽已归隐,但仍心怀国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蒋师相一生事迹的回顾和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并且暗示了即便在归隐之后,蒋师相仍然保持着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对道德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