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残小鲜仍自鲙,湖海茫茫醉乡内
出处:《清江行》
宋 · 刘子翚
渔翁一棹老清波,稚子学语能渔歌。
日暮沙头寒爇竹,雨馀船角乱堆蓑。
鬻残小鲜仍自鲙,湖海茫茫醉乡内。
夜阑酒渴漱寒流,月照芦花上蓬背。
日暮沙头寒爇竹,雨馀船角乱堆蓑。
鬻残小鲜仍自鲙,湖海茫茫醉乡内。
夜阑酒渴漱寒流,月照芦花上蓬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渔翁:指打渔的人。稚子:小孩子。
渔歌:渔民唱的歌。
日暮:傍晚时分。
沙头:沙滩边。
寒爇竹:点燃竹子取暖。
鬻残:卖剩下的。
小鲜:小鱼。
醉乡:比喻沉迷于饮酒。
夜阑:深夜。
酒渴:口渴。
漱寒流:用冷水漱口。
翻译
一位渔翁在平静的水面划着船,年幼的孩子模仿着学会唱渔歌。傍晚沙滩上寒意袭人,竹子被点燃取暖;雨后船头,湿漉漉的蓑衣凌乱堆积。
卖剩下的小鱼依然自己烹煮,他在浩渺的湖海中沉醉于酒乡。
深夜酒醒口渴,他漱口于寒冷的溪流;月光洒在芦花上,照亮了他的船篷背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渔翁在清澈的水波中独自驾舟,带着稚嫩学语的小孩,他们能够唱出渔歌。日落时分,在沙滩之上冷风吹拂竹林,而雨后的船角堆积着乱蓑。诗人写到渔翁即便在残留的微小收获中仍自得其乐,心中对湖海茫茫之情怀有醉乡之感。在夜深时分,当酒意渴望而寒流漱口之际,月光照耀着芦花,它们覆盖在蓬草的背上。这是一幅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与世隔绝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