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书呵讥蜀父老,未足洒耻徒小恩
浊水长羡清路尘,浊水尚流尘已绝。
人心不如云与尘,变态无穷旋消歇。
我家火齐堆金盘,朱楼锁烟青冥端。
昨忆闻琴才等閒,夜奔临邛相与还。
凤皇曲成保欢乐,骕骦裘典无艰难。
当炉涤器两憔悴,几度暗啼愁远山。
君侪狗监动人主,君乘驷马跨故园。
檄书呵讥蜀父老,未足洒耻徒小恩。
颜色何尝不如旧,自是心存憎爱间。
我方失意天地窄,君视浮云江海宽。
一身情易复情难,百年有来终有去。
凄凄嫁娶不须啼,出门万里沦中路。
我怜秀色茂陵女,既有新人须有故。
请把阿娇作近喻,到底君王不重顾。
若知此事为当然,千金莫换长门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浮云: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天上月:指明亮的月亮。
月华:月光。
云已灭:云彩消失。
浊水:浑浊的水。
清路尘:路面的尘埃。
人心:人的感情。
变态无穷:变化无常。
火齐:古代炼丹术中的物质。
金盘:贵重的盘子。
朱楼:华丽的楼房。
青冥端:天空的尽头。
闻琴:听琴声。
临邛:地名。
凤皇曲:象征吉祥的乐曲。
骕骦裘:珍贵的皮衣。
当炉:炉火旁。
涤器:清洗器皿。
憔悴:形容疲惫或忧伤。
远山:远方。
狗监:宫中侍从。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檄书:官方文书。
呵讥:呵斥。
颜色:容貌。
憎爱:爱恨之情。
天地窄:心境狭窄。
江海宽:心胸开阔。
复情:恢复情感。
去:离去。
凄凄:悲伤的样子。
沦中路:陷入困境。
茂陵女:指汉武帝的陈皇后。
新人:新欢。
阿娇:汉武帝的表妹。
重顾:再次眷顾。
长门赋:司马相如为陈皇后所作的哀求之辞。
翻译
浮云映衬天上的明月,月光未落云已消散。浑浊的水流羡慕清澈路面的尘埃,尘埃虽在水流已干涸。
人心难比云和尘,变化无常终归消失。
我家金盘堆满火焰,朱楼高耸在烟雾缭绕的天边。
昨日还闲听琴声,夜晚疾驰至临邛共返。
奏完凤皇曲只为保平安,骏马皮衣象征无阻难。
炉火旁清洗器皿,两人憔悴,暗中哭泣思远方。
你如狗监得宠,驾驭驷马回归家园。
檄文呵斥蜀地父老,不足洗刷你的耻辱,只是小恩小惠。
容貌并未改变,只因心中有爱恨。
我此刻失意,世界狭小;你却视人生如江海宽广。
情感易变而难持久,百年光阴终有尽头。
不必为离别哭泣,踏上万里征途各自东西。
我怜惜秀美如茂陵女子,新人出现旧人必被遗忘。
以阿娇比喻,君王终究不再眷顾。
若知此理本应如此,千金也换不来长门赋的遗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铚的《白头吟》,通过对比云和尘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人心变幻、难以把握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对比,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情怀。
首两句“浮云高映天上月,月华未落云已灭。”通过对云和月的对比,展示了自然界中物是无常的特性。云彩瞬息万变,而月亮则稳定持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受。
其后“浊水长羡清路尘,浊水尚流尘已绝。”进一步强化了物是无常的主题。浊水和清尘的对比,又一次点明了现实世界中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宿命。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世界,“人心不如云与尘,变态无穷旋消歇。”这里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心多变、难以捉摸的悲观情绪。人心比云和尘更加难以预测,变化无常。
以下几句“我家火齐堆金盘,朱楼锁烟青冥端。”描绘了一种安逸而又隔绝世俗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脱红尘、回归自然的心灵寄托。
随后的“昨忆闻琴才等閒,夜奔临邛相与还。”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和追忆。琴声、夜奔的描述,都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和旧日美好的珍视。
接下来的几句“我方失意天地窄,君视浮云江海宽。”表达了诗人在失意之时,对朋友或是某种理想的渴望。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一位理想中的朋友或者是一种精神寄托。
最后,“一身情易复情难,百年有来终有去。凄凄嫁娶不须啼,出门万里沦中路。”则是对人生无常和情感变迁的深刻体会。这几句诗语言简练而情感浓烈,强调了人生的流转和情感的复杂多变。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鲜明的对比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既超脱又关切世事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意象和情感流露,无不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