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座正当喧,片言何由通
劝我少吟诗,俗窄难尔容。
一口百味别,况在醉会中。
四座正当喧,片言何由通。
顾余昧时调,居止多疏慵。
见书眼始开,闻乐耳不聪。
视听互相隔,一身且莫同。
天疾难自医,诗癖将何攻。
见君如见书,语善千万重。
自悲咄咄感,变作烦恼翁。
烦恼不可欺,古剑涩亦雄。
知君方少年,少年怀古风。
藏书拄屋脊,不惜与凡聋。
我愿拜少年,师之学崇崇。
从他笑为矫,矫善亦可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郭:瘦弱的郭先生。龙钟:形容年老体衰。
吟诗:写诗。
俗窄:世俗眼光狭窄。
醉会:醉酒的聚会。
喧:喧闹。
顾余:看我。
疏慵:懒散。
书:你。
开:明亮。
聪:灵敏。
隔:隔离。
莫同:无法相通。
自医:自我治疗。
诗癖:对诗歌的痴迷。
语善:言语深沉。
咄咄:叹息声。
烦恼翁:忧郁的老翁。
涩亦雄:虽然钝但有力量。
少年:年轻的你。
古风:古代文人的风格。
屋脊:屋顶。
凡聋:普通人。
师之:向你学习。
学崇崇:学问高深。
矫:矫饰。
善亦可宗:美德值得效仿。
翻译
瘦弱的郭先生充满志气,年迈的老龙钟般令人怜惜。他劝我少写诗,因为世俗的眼光难以容纳我的才情。
一口酒中蕴含百般滋味,更何况是在醉意中品味。
四周人声鼎沸,想找个安静角落说话都难。
我自己的节奏不合时宜,生活散漫懒惰。
看书才能让我眼睛明亮,听音乐却耳朵不灵。
视听分离,我仿佛与世界隔离,孤独无依。
疾病难以自愈,对诗歌的热爱又该如何克服。
见到你就像见到书,你的言语深沉丰富。
面对自己的悲哀,我成了忧郁的老翁。
忧郁无法欺骗,如同古剑虽钝犹有锋芒。
我知道你正值青春,怀揣着古代文人的风范。
你的藏书堆满屋脊,毫不吝啬分享给凡夫俗子。
我愿向你这样的少年学习,尊崇你的学问。
任由他们嘲笑,你的美德值得效仿。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感慨和对古典文化的渴望。诗中“瘦郭有志气,相哀老龙钟”两句,描绘了一位品格高尚、志向远大之人的形象,他与年迈的朋友之间充满了对文学艺术的共同追求和理解。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尊重。
“劝我少吟诗,俗窄难尔容”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挣扎。在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里,诗人的理想和追求显得格外遥远,而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才华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得到展现。
“一口百味别,况在醉会中”则描写了诗人在宴席上对美酒的感受,通过对饮酒情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怀。
“四座正当喧,片言何由通”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宴席上的热闹场面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尽管周围是热闹的人群,但诗人的话语却难以被他人理解,这种感觉使得诗人更加感到自己与世俗的隔阂。
“顾余昧时调,居止多疏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现在生活状态的不满。昔日的韵味如今已不再,而现实中的烦恼与孤独让诗人感到无所适从。
“见书眼始开,闻乐耳不聪”则通过对视觉与听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和音乐的深刻感受。虽然外界的喧嚣难以打扰他的心灵,但诗人对于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却表现出极高的敏锐度。
“视听互相隔,一身且莫同”这两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内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隔绝,以及他个人的独特感受。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是身处同一空间的人们,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天疾难自医,诗癖将何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精神世界中的困惑和痛苦,以及对如何治疗这种病态的探索。诗歌成为了他治愈心灵创伤的一种方式。
接下来的“见君如见书,语善千万重”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崇高评价。他将友人比作珍贵的书籍,每一句话都显得弥足珍贵。
最后,“自悲咄咄感,变作烦恼翁。烦恼不可欺,古剑涩亦雄”几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的深刻反思。他意识到自己的烦恼不容掩饰,而那古老的文化遗产(比喻为“古剑”)虽然历经沧桑,但仍旧锋利无匹。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文学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渴望,以及他在现实社会中的孤独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