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好伴罗浮醉,明月清风许重论
出处:《次韵尹朋梅花》
宋 · 尤袤
江北江南天未春,阳和先已到孤根。
斜枝冷落溪头路,瘦影扶疏竹外村。
水部未妨时遣兴,玉妃谁复与招魂。
天寒好伴罗浮醉,明月清风许重论。
斜枝冷落溪头路,瘦影扶疏竹外村。
水部未妨时遣兴,玉妃谁复与招魂。
天寒好伴罗浮醉,明月清风许重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天未春:春天尚未到来。阳和:温暖的阳光。
孤根:孤独的根茎。
水部:诗人自比,可能指官职或诗人身份。
玉妃:古代美女的代称,此处可能指诗人怀念的人。
罗浮:道教名山,这里指仙境。
重论:深入讨论。
翻译
江南江北还未见春天的气息,温暖的阳光却已照耀在孤独的根茎上。稀疏的枝条冷清地立在溪边小路上,瘦弱的身影在竹林外的村庄中摇曳。
即使水部官员(指诗人自己)有时也会借景抒情,但又有谁能像玉妃那样唤起亡者的灵魂呢?
寒冷的天气正适合陪伴罗浮仙人醉酒,明月清风中我们愿意深入讨论一番。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初春的江南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哲思。首句“江北江南天未春,阳和先已到孤根”透露出季节更迭之际,温暖的阳光已经悄然而至,照耀在尚未生长的枝条上,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次句“斜枝冷落溪头路,瘦影扶疏竹外村”则描绘出一幅静谧的乡间图景。斜倚的树枝在溪边投下长长的影子,而稀疏的竹林之中透露出几户人家,营造出一种淡远幽深的氛围。
“水部未妨时遣兴,玉妃谁复与招魂”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追思。这里的“水部”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水景,“玉妃”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美丽女子,这里用以比喻已逝的事物,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与无奈。
最后两句“天寒好伴罗浮醉,明月清风许重论”则写出了诗人独自享受大自然之美的境界。在寒冷的夜晚,诗人独酌,借酒浇愁,并在明亮的月光和清新之风中沉思,以此洗涤心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春天初露头绪、自然景物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