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边头腥甲兵,岘首依前汉水清
出处:《太白襄阳歌图》
宋 · 韩淲
谪仙非诗画非画,山简襄阳别有话。
空令江左作图看,竹院留藏我悲咤。
传闻边头腥甲兵,岘首依前汉水清。
只轮不返边尘扫,莫负当年力士铛。
空令江左作图看,竹院留藏我悲咤。
传闻边头腥甲兵,岘首依前汉水清。
只轮不返边尘扫,莫负当年力士铛。
鉴赏
这首诗《太白襄阳歌图》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巧妙地融合了李白的豪放与襄阳的历史背景,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句“谪仙非诗画非画”,以“谪仙”喻指李白,既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又暗示其作品超越了传统诗画的范畴,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接下来,“山简襄阳别有话”,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山简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襄阳这一地点的文化内涵,同时引出对李白在襄阳活动的联想。
“空令江左作图看,竹院留藏我悲咤”,这两句表达了对李白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诗人似乎在说,虽然李白的诗画作品可以被世人欣赏,但真正能理解其深意和情感的,只有自己。竹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而“我悲咤”则表达了对李白命运的感慨和对诗歌艺术的敬畏。
“传闻边头腥甲兵,岘首依前汉水清”,这两句描绘了边疆的战乱景象与襄阳自然环境的宁静对比,暗含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岘首山与汉水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也寓意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
最后,“只轮不返边尘扫,莫负当年力士铛”,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辉煌与牺牲。其中,“只轮不返”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位英雄未能善终,“边尘扫”则象征着边疆的安宁,“力士铛”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武器或工具,这里借以表达对英雄力量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李白及其作品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