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渔家路,残阳水寺钟
出处:《送曹税》
唐 · 李咸用
掺袂向春风,何时约再逢。
若教相见密,肯恨别离重。
芳草渔家路,残阳水寺钟。
落帆当此处,吟兴不应慵。
若教相见密,肯恨别离重。
芳草渔家路,残阳水寺钟。
落帆当此处,吟兴不应慵。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挽着衣袖面对春风,我们何时能再次相约。如果能私下相见,怎会遗憾离别之苦。
沿着长满芳草的小路,渔家小径旁夕阳斜照。
船儿在此处靠岸,吟诗作赋的心情不该懒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之情和对重逢的渴望。开篇“掺袂向春风,何时约再逢”表达了诗人在春风中向着某个方向(可能是心爱之人的所在),询问何时才能与那人再次相遇。接下来的“若教相见密,肯恨别离重”则透露出诗人对这次别离的无奈和深沉的怅惘,他们愿意承受更多的别离痛苦,只为了能更频繁地见到对方。
第三句“芳草渔家路,残阳水寺钟”是景物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一个春日黄昏的田园风光。这里,“芳草”和“渔家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情绪,而“残阳”和“水寺钟”则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和一天即将结束时的那份静谧。
最后两句“落帆当此处,吟兴不应慵”,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放弃抵抗、顺其自然的心态。他们选择在这个地方停下脚步,放下心中的忧虑,而是去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愉悦,通过吟诵古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以此来慰藉自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无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