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人好画兼好奇,明日南行过九疑
出处:《为杨应宁题夏太卿墨竹》
明 · 吴宽
舍人好画谁与俦,子美诗中之刘侯。
凤池退食多清暇,每抱缣楮从人求。
昨者开筵宴宾客,四壁彷佛横沧洲。
酒酣指点到修竹,数竿倒拂湘江秋。
清风翛翛刷翠羽,孤凤欲下中堂游。
乃知夏卿妙笔墨,奇态纵横才顷刻。
歘然令我走避之,仰面分明堕崖石。
纷纷真赝不可知,我意是竹皆堪诗。
试看北地苦难得,此种数尺青垂垂。
舍人好画兼好奇,明日南行过九疑。
扁舟夜静月初出,想对楚人歌竹枝。
凤池退食多清暇,每抱缣楮从人求。
昨者开筵宴宾客,四壁彷佛横沧洲。
酒酣指点到修竹,数竿倒拂湘江秋。
清风翛翛刷翠羽,孤凤欲下中堂游。
乃知夏卿妙笔墨,奇态纵横才顷刻。
歘然令我走避之,仰面分明堕崖石。
纷纷真赝不可知,我意是竹皆堪诗。
试看北地苦难得,此种数尺青垂垂。
舍人好画兼好奇,明日南行过九疑。
扁舟夜静月初出,想对楚人歌竹枝。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宽所作,名为《为杨应宁题夏太卿墨竹》。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应宁为夏太卿所题的墨竹图,展现了墨竹的生动形象和高雅气质。
诗的开头提到杨应宁与杜甫诗中的刘侯相提并论,暗示杨应宁在绘画方面的高超技艺。接着描述了夏太卿在闲暇之余,常主动向他人索求画作的情景。昨日宴请宾客时,墙上挂起的墨竹图仿佛将人们带入了苍茫的大海之中,酒酣之际,众人指点着那几竿倒映着湘江秋色的修竹,清风拂过,翠羽轻摇,一只孤凤似乎要飞临中堂,与竹共舞。诗人赞叹夏太卿的妙笔墨,能够将如此生动的景象瞬间呈现于纸上,令人惊叹。墨竹图仿佛具有魔力,让观者仿佛能感受到竹林间的清风,甚至产生一种被竹影遮蔽、仿佛置身于悬崖峭壁之感。诗人最后感慨,无论是真还是假,墨竹图都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尤其是对于北方地区难得一见的竹子,更是让人感到珍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赞美了夏太卿的绘画技艺,也表达了对墨竹图艺术魅力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