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今日始攀跻,峭壁巉崖路欲迷
出处:《登齐云和祖天锡公韵》
宋 · 罗荣祖
名山今日始攀跻,峭壁巉崖路欲迷。
荆棘拨开登月窟,脚根稳著步天梯。
恍疑身在半空去,忽见鸟从平地飞。
胜景可人观不遍,挥毫石上且留题。
荆棘拨开登月窟,脚根稳著步天梯。
恍疑身在半空去,忽见鸟从平地飞。
胜景可人观不遍,挥毫石上且留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名山:著名的高山。攀跻:攀登。
峭壁:陡峭的山壁。
巉崖:险峻的岩石。
路欲迷:道路显得迷茫。
荆棘:带刺的灌木。
月窟:比喻高远或神秘的地方。
稳著:稳稳地踏着。
天梯:形容极高的山路。
恍疑:恍惚怀疑。
半空:高空。
鸟从平地飞:鸟儿从地面飞起。
胜景:美丽的景色。
观不遍:无法全部欣赏。
挥毫:挥动笔墨。
石上:在石头上。
留题:题写诗文。
翻译
今天我初次攀登名山,陡峭的崖壁让人路途迷茫。拨开荆棘,仿佛步入月亮洞穴,脚踏实地似登天梯。
恍惚间感觉身处半空,忽然看见鸟儿从地面飞起。
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未能尽览,我在石头上挥毫题字以作纪念。
鉴赏
这首宋代罗荣祖的《登齐云和祖天锡公韵》描绘了诗人攀登名山的生动场景。首句"名山今日始攀跻"表达了对此次登山活动的期待与新鲜感,暗示着旅程的开始。"峭壁巉崖路欲迷"描绘了山路崎岖,险峻难行,令人迷失其中。
接下来的两句"荆棘拨开登月窟,脚根稳著步天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攀爬过程中的艰辛与壮丽景色相结合,比喻为拨开荆棘直上月宫,脚踏天梯步步高升,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
"恍疑身在半空去,忽见鸟从平地飞"进一步渲染了登高后的奇幻感受,诗人仿佛飘然于半空,而下方的鸟儿却显得寻常,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山势之高和视野之广。
最后两句"胜景可人观不遍,挥毫石上且留题"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意犹未尽,决定在石头上留下自己的诗篇,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登山的豪情与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景色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