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语汝守门奴,何须苦烦燥全文

语汝守门奴,何须苦烦燥

出处:《诗偈 其一一五
唐 · 庞蕴
常闻阿閦佛,拟向东方讨。
今日审思维,不动自然到。
语汝守门奴,何须苦烦燥
我奏父王知,与汝改名号。
破却有为功,显示无为道。

注释

阿閦佛:佛教中的一个佛名。
东方:指佛教发源地或象征智慧的东方。
审思维:深思熟虑。
不动:静止不动,寓意内心平静。
守门奴:比喻守护者或看门人。
苦烦燥:焦虑、烦躁。
父王:比喻权威或指导者。
改名号:改变身份或象征意义。
有为功:世俗的功业或执着。
无为道:佛教中不执着、顺其自然的教义。

翻译

常常听说阿閦佛,打算去东方寻求
今天仔细思考,静心不动自会抵达
告诉你守门的仆人,何必如此焦虑不安
我会禀告我的国王,给你更改名字
打破有为的束缚,揭示无为的真谛

鉴赏

这首诗歌咏了佛家的禅理,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达到心灵自在的境界。首句“常闻阿閦佛,拟向东方讨”显示了对佛法的追求与渴望,而接下来的“今日审思维,不动自然到”则表现出一种内心的顿悟和豁然开朗,即通过静坐思考达到了一种不需外求、自得其乐的状态。

中间两句“语汝守门奴,何须苦烦燥”,是对那些守在佛法门前而未能真正领悟的人的一种提醒,告诉他们无需那么辛苦和紧张,因为真理本就存在,不需要过度的努力去追求。

末尾两句“我奏父王知,与汝改名号。破却有为功,显示无为道”则是对这种超脱世俗、达到自然状态的一种肯定。在佛教中,“有为”代表着一切有目的、有作为的行为,而“无为”则是指不刻意求成、顺其自然的修行方式。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那种顺应自然、无需刻意作为的境界的赞美。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出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情怀,是一篇颇具禅理内涵的佳作。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