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两崖山高青阁天,崖门之水常涓涓,一碑今为东山传全文

两崖山高青阁天,崖门之水常涓涓,一碑今为东山传

明 · 陈献章
北窗一榻羲皇前,青灯碧玉眠三年,慈元落落吾所怜。
两崖山高青阁天,崖门之水常涓涓,一碑今为东山传
虚言不扶名教颠,久病江湖落日前,呜呼此意谁与言。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力疾书慈元庙碑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首句“北窗一榻羲皇前”展现了诗人身处古老的北窗下,仿佛与远古的羲皇时代相连接,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接下来的“青灯碧玉眠三年”则暗示了诗人长时间在清冷的灯光下苦读,生活简朴而专注。

“慈元落落吾所怜”表达了诗人对慈元(可能是指庙中的某位圣贤或神灵)的深深敬仰和怜惜,流露出一种孤独而虔诚的情感。接下来的诗句“两崖山高青阁天,崖门之水常涓涓”,通过描绘险峻的山崖和潺潺流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一碑今为东山传”点明了写作的主题——碑文将流传于世,成为东山的历史见证。然而,“虚言不扶名教颠”又暗示了诗人对于空洞无物的言论的批判,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久病江湖落日前,呜呼此意谁与言”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因病体衰弱而漂泊江湖,夕阳西下,无人能理解他的深沉感慨,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体现了陈献章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