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剑按记穷心思,名义程法两得之
出处:《周上制剑》
清 · 于云赞
考工桃氏职为剑,万用高曾守不变。
遗制空存遗器亡,坐规成法目如眩。
一锄斸出苔花班,隔三千年与相见。
把剑按记穷心思,名义程法两得之。
茎颈后喉按剑首,腊形象鬣杀旁披。
承身隆起即为腊,黄钟之数繇此推。
以腊校茎茎长倍,双后匝轮中茎施。
身五茎长无参差,合之古制称上制,易田说剑真我师。
吁嗟嚱!嬴颠刘蹶今何有,一剑完好落吾手。
嗜古性成少不廉,比是贫家矜敝帚。
目穷之罘探鸟虫,手攀岣嵝拓蝌蚪。
得此差足证遗经,校勘分寸陈编守。
祇恐四海望澄清,会当一麾出神武。
君不见,三尺龙化翔神霄,云雨须臾周坰郊,安用累黍徒锼雕。
遗制空存遗器亡,坐规成法目如眩。
一锄斸出苔花班,隔三千年与相见。
把剑按记穷心思,名义程法两得之。
茎颈后喉按剑首,腊形象鬣杀旁披。
承身隆起即为腊,黄钟之数繇此推。
以腊校茎茎长倍,双后匝轮中茎施。
身五茎长无参差,合之古制称上制,易田说剑真我师。
吁嗟嚱!嬴颠刘蹶今何有,一剑完好落吾手。
嗜古性成少不廉,比是贫家矜敝帚。
目穷之罘探鸟虫,手攀岣嵝拓蝌蚪。
得此差足证遗经,校勘分寸陈编守。
祇恐四海望澄清,会当一麾出神武。
君不见,三尺龙化翔神霄,云雨须臾周坰郊,安用累黍徒锼雕。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于云赞的《周上制剑》描绘了一把古代工艺精湛的剑,其制作工艺遵循着古老的传承,历经三千年得以重见。诗中通过细致的描述,展现了剑的构造细节,如剑柄、剑身的比例、装饰纹饰等,都严格按照古制进行,体现了匠人对传统的尊重和技艺的执着。
诗人感慨历史变迁,秦始皇与汉室兴衰已成过往,而手中这把完好的剑却见证了历史,成为他研究古籍、探寻知识的工具。他自比为贫穷人家珍视破旧扫帚,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谦逊态度。他还提到在探索古迹中寻找线索,以验证古籍记载,严谨地校对古书。
最后,诗人以龙化为剑的神话象征,表达出对剑的崇高敬意,认为它具有超越世俗的力量,暗示自己期待有朝一日能凭借此剑,为天下带来清明。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文化的敬畏和对自己使命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文化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