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全文

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

出处:《早秋雨夕
唐 · 顾非熊
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
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
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
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

拼音版原文

pínchángkuàngshìqiūtiān
huángshuānghòuqīngfēngshuǐbiān

zhōngxiāoyǒuyàndāngzànchán
jiùzhěnzhōngnánmèicándēngmièyòurán

注释

贫居:贫困的生活。
寂寞:孤独。
况复:更何况。
秋天:秋季。
黄叶:落叶。
霜后:像霜降后。
清风:凉风。
水边:河边。
中宵:半夜。
疑有雁:似乎有大雁飞过。
暂无蝉:暂时没有蝉鸣。
就枕:躺到床上。
难寐:难以入睡。
残灯:微弱的灯火。
灭又然:时明时暗。

翻译

贫困的生活常常让我感到孤独,更何况现在还是秋天。
秋风吹过,黄叶像霜降后的景象,夜晚的清风如同水边吹拂。
半夜里仿佛有大雁飞过,但此时却没有蝉鸣声。
我躺在床上难以入眠,只有残弱的灯光时明时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秋傍晚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寂寞孤独中的内心世界。

“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贫困的居所加上秋夜的寂寞,使得诗人倍感凄凉。

“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这里通过对落叶和清风的描写,营造出一个秋意浓厚的氛围。黄色的落叶铺满大地,如同初冬的霜雪一般,而清风则带来一股凉爽,仿佛站在清澈溪流的岸边。

“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夜深人静之时,诗人似乎听到了远处大雁的叫声,但周围却没有蝉虫的鸣叫。这里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声音的敏感和对孤独环境的细腻描摹。

“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诗人躺在床上,却始终无法入睡。即使是昏黄的油灯,也时而熄灭,再次点燃,但这都未能驱散夜晚的寂寞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和个人感受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在贫困孤独中挣扎、难以入眠的诗人形象。同时,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让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