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茅柴赊可准,有时莼菜滑仍肥
出处:《次韵仲归渔父》
宋 · 许及之
风静波恬没是非,雨蓑烟笠当冠衣。
移将兰棹垂纶去,钓得金鳞带月归。
到处茅柴赊可准,有时莼菜滑仍肥。
旁人道是忘机叟,到底从来不识机。
移将兰棹垂纶去,钓得金鳞带月归。
到处茅柴赊可准,有时莼菜滑仍肥。
旁人道是忘机叟,到底从来不识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父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宁静的田园诗意。首句“风静波恬没是非”,以“风静波恬”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象,暗示渔父生活的环境平和无争,远离尘嚣。接着“雨蓑烟笠当冠衣”,通过简朴的渔具形象地表现了渔父的朴素生活,同时也寓意着渔父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
“移将兰棹垂纶去,钓得金鳞带月归”,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渔父乘舟垂钓的情景,月光下鱼儿上钩的画面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渔父自在悠然的生活方式。而“钓得金鳞带月归”更是点明了渔父不仅享受垂钓的乐趣,更收获了生活的满足感。
“到处茅柴赊可准,有时莼菜滑仍肥”,这两句则从饮食角度进一步展现渔父生活的质朴与满足。即使在简陋的条件下,渔父也能享受到自然馈赠的美味,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感恩之情。
最后,“旁人道是忘机叟,到底从来不识机”,这两句通过他人对渔父的评价,侧面反映了渔父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动的心境。渔父虽被外界视为“忘机叟”,但内心深处却始终保持着对世事的洞察与理解,展现出一种深邃的人生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父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简单生活态度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