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矣谁偕隐,茫茫负戴期
出处:《慰蒲衣》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子荆头易白,况值悼亡时。
早已伤哀乐,那堪更别离。
月沉飞鹊镜,花落合欢枝。
已矣谁偕隐,茫茫负戴期。
早已伤哀乐,那堪更别离。
月沉飞鹊镜,花落合欢枝。
已矣谁偕隐,茫茫负戴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慰蒲衣(其二)》。诗中以“子荆头易白”开篇,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岁月无情,时光易逝的主题。接着,“况值悼亡时”,点明了此时此刻的特殊情境——亲人离世,哀痛难抑。诗人通过“早已伤哀乐,那堪更别离”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痛之情,哀乐交织,别离之苦难以承受。
“月沉飞鹊镜,花落合欢枝”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月沉星陨,如同哀悼者的泪水;花落枝头,象征着生命的凋零。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强化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哀思。
最后,“已矣谁偕隐,茫茫负戴期”表达了对逝者无法再共同生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似乎在问自己,如何在失去至亲之后继续前行,面对未知的未来,心中充满了不确定和沉重的负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生命无常、亲情珍贵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