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谷道屡迁,烟岚本无主
出处:《阅玉泉志贻梁大云》
明 · 区怀瑞
陵谷道屡迁,烟岚本无主。
九丘禹迹书,奥杳供裒取。
西探玄圃峦,东尽蓬莱坞。
弱水阻且深,今已扬尘土。
神飞脉望编,目洞嫏嬛府。
我来牧雨工,叱驭沮漳浒。
遘兹图典成,如听钧天谱。
释子记事珠,居士开山斧。
椽笔岂有灵,乃以誇簪组。
勿使峱间人,寄佞于隆古。
九丘禹迹书,奥杳供裒取。
西探玄圃峦,东尽蓬莱坞。
弱水阻且深,今已扬尘土。
神飞脉望编,目洞嫏嬛府。
我来牧雨工,叱驭沮漳浒。
遘兹图典成,如听钧天谱。
释子记事珠,居士开山斧。
椽笔岂有灵,乃以誇簪组。
勿使峱间人,寄佞于隆古。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区怀瑞所作,名为《阅玉泉志贻梁大云》。诗中描绘了对自然景观的探索与感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寻。诗人在描述自然景观时,运用了“陵谷道屡迁,烟岚本无主”这样的句子,表达了自然界的变迁与无常,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
接着,诗人通过“九丘禹迹书,奥杳供裒取”等句,展现了对古代文明和历史的追溯与敬仰。他想象着穿越时空,探访远古的遗迹,仿佛在阅读一部古老的历史书籍,从中汲取智慧与灵感。
在探索自然与历史的过程中,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牧雨工”的角色,即在自然与文化之间穿梭,寻找灵感与真理。他提到“神飞脉望编,目洞嫏嬛府”,意指心灵飞翔于知识的海洋,如同进入了一座充满宝藏的知识殿堂。
最后,诗人通过“释子记事珠,居士开山斧”等比喻,赞美了僧侣与隐士在记录历史与开拓新知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了文字与行动的力量,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同时也要警惕那些试图利用历史来获取个人利益的人。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知识追求的热忱。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既广阔又深邃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