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人元在,忧随疾并空
出处:《挽梅泉》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昔别苦相忆,笑谈今几同。
馀生缘若限,相厚意何穷。
诗与人元在,忧随疾并空。
到头丝不挂,应解悟庞翁。
馀生缘若限,相厚意何穷。
诗与人元在,忧随疾并空。
到头丝不挂,应解悟庞翁。
鉴赏
这首挽梅泉的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与追思。
首句“昔别苦相忆”,点明了诗人与梅泉昔日离别的痛苦与思念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笑谈今几同”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相聚不易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梅泉已不在人世的事实。
“馀生缘若限,相厚意何穷。”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感叹生命有限,缘分难测,但对梅泉深厚的情谊却无尽无休,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珍视与不舍。
“诗与人元在,忧随疾并空。”这里,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认为即使梅泉已逝,但他们的友情和共同创作的诗歌依然存在。同时,也借“忧随疾并空”表达了一种超脱生死的豁达态度,即忧愁随着疾病一同消散,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永恒。
最后,“到头丝不挂,应解悟庞翁。”这句引用了禅宗故事中的“庞翁”,意味着诗人通过这次深刻的离别,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放下一切,达到心灵的解脱。全诗在这样的哲学思考中结束,既是对逝去友情的哀悼,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不仅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情怀念,还蕴含了对人生、友情以及生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远的人生境界和深厚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