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犹闻客子船,买口向南去全文

犹闻客子船,买口向南去

出处:《西风碍长养
元 · 揭祐民
西风碍长养,冷气移当暑。
河北饥未赒,燕中久无雨。
传言山东地,亦有流冗故。
细民辄疵疠,天意肯回互。
犹闻客子船,买口向南去
饥馑事关天,肯使为利赂。
南人多暴殄,米粟易珠土。
此理焉可常,翻覆随朝暮。
曩岁江浙间,眼见吁可惧。
长愿四序平,秋香熟禾黍。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揭祐民的《西风碍长养》以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种种苦难与不公。诗中通过“西风”、“冷气”、“饥荒”、“流冗”等自然景象和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首句“西风碍长养”,以西风阻隔生长之意,暗喻了社会环境的恶劣,影响着万物的生长,同时也象征着政治环境的压抑与不公。接下来的“冷气移当暑”,进一步强调了气候异常,反常的天气预示着社会的动荡不安。

“河北饥未赒,燕中久无雨”两句,直接点明了北方地区因长期干旱而引发的饥荒问题,反映了当时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与政府应对灾害能力的不足。“传言山东地,亦有流冗故”则暗示了其他地区的相似困境,流冗(指赋税沉重)加重了民众的负担。

“细民辄疵疠,天意肯回互”表达了对天灾人祸不断,民生艰难的感慨,同时也对上天能否改变现状表示了疑问,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天道的思考。

“犹闻客子船,买口向南去”描绘了一幅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求出路的画面,反映了社会流动性之大,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奈选择。

“饥馑事关天,肯使为利赂”强调了饥荒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天灾与人为的不公,而非简单的经济利益交换,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洞察。

“南人多暴殄,米粟易珠土”揭示了南方地区资源浪费严重,粮食被轻易兑换成珍贵物品的现象,反映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与奢侈浪费的问题。

“此理焉可常,翻覆随朝暮”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忧虑,认为它难以持久,会随着时间和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曩岁江浙间,眼见吁可惧”回顾了过去江浙一带的状况,令人感到恐惧,强调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长愿四序平,秋香熟禾黍”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定、四季如常、粮食丰足的美好愿望,寄寓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元代社会的矛盾与问题,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强烈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