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爱复公清,三年报政成
出处:《知县李太博得替》
宋 · 林逋
惠爱复公清,三年报政成。
弦歌敦雅俗,桃李蔼春荣。
县治尝游刃,朝趋久彯缨。
相门如有相,他日愿持衡。
弦歌敦雅俗,桃李蔼春荣。
县治尝游刃,朝趋久彯缨。
相门如有相,他日愿持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惠爱:恩惠和爱护。公清:公正清廉。
政成:政绩显著。
弦歌:音乐与教化。
敦雅俗:倡导高雅风气。
桃李:比喻学生。
蔼春荣:春天般的繁荣。
县治:县衙。
游刃:做事得心应手。
朝趋:早朝。
彯缨:佩戴官帽。
相门:宰相之家。
持衡:主持公正。
翻译
恩惠和公正并存,三年政绩显著。音乐与诗歌倡导高雅,如春风中的桃李繁花盛开。
在县衙治理期间,我曾游刃有余,每日早朝都佩戴着官帽。
如果我家门出宰相,将来希望能主持公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知县李太博得替》,通过对知县李太博三年任期中表现出的惠爱公正和清明治理的赞扬,展现了他对地方文化的推动以及教育成果的显著。"弦歌敦雅俗"一句,通过音乐与教化相结合的方式,强调了他对提升社会风气的贡献。"桃李蔼春荣"则以比喻手法,形容他的教化如春风般温暖,使得百姓如同桃李般在春天里繁盛成长。诗人表达了对李太博的敬意,希望他在未来能继续发挥领导才能,如同宰相般公正持衡。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是对官员德行与政绩的赞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