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步历天元纪,占星子夜初全文

步历天元纪,占星子夜初

出处:《赋得五星如连珠
明 · 区大相
步历天元纪,占星子夜初
五行调自顺,众曜验非虚。
丽汉光相烂,披云色互舒。
贝连榆影密,珠贯纬文疏。
历历称天佐,累累傍日车。
正逢南至候,还绕北辰居。
东井曾秦分,灵台自鲁书。
更闻奎聚宿,太史奏何如。

鉴赏

这首《赋得五星如连珠》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通过对五星排列如连珠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天文现象的深刻观察与理解。

首句“步历天元纪”,以“步”字生动地描绘了观测者在天象中行走,仿佛穿越了时间与空间,步入了宇宙的奥秘之中。紧接着“占星子夜初”,点明了观测的时间是在子夜之初,此时的星空最为清晰,为观测提供了最佳条件。

“五行调自顺,众曜验非虚。”这两句表达了古人对天体运行规律的深刻认识,认为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天体运动和谐有序,而观测到的现象并非偶然,而是自然法则的体现。

“丽汉光相烂,披云色互舒。”描绘了银河的光辉璀璨,仿佛在云层之间穿行,展现出宇宙的壮丽与神秘。这里运用了“丽”、“烂”、“互舒”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天象的动态美。

“贝连榆影密,珠贯纬文疏。”将天象与地上的景象相联系,通过“贝”与“榆”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星星排列紧密,如同珍珠串成的纬线,既展示了天体排列的规律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历历称天佐,累累傍日车。”进一步描述了天体的排列与太阳的关系,强调了天体运动的规律性和太阳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正逢南至候,还绕北辰居。”指出观测时正值冬至,太阳位于天空的最南端,而北极星则始终位于北方,这一描述体现了古人对季节变化和星辰位置的准确把握。

“东井曾秦分,灵台自鲁书。”引用历史典故,说明古人对天体命名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体现了天文学与历史文化的密切联系。

“更闻奎聚宿,太史奏何如。”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奎宿(古代星座之一)的关注,以及对太史(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报告天文现象的期待,体现了古人对天文研究的重视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天文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奥秘的不懈追求与探索,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