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幽栖士,顾我林下笑
森然过绝壁,惨淡石色老。
层峰乍崩奔,峻峡忽开导。
清溪泻两间,浅濑浮水鸟。
萦纡石路窄,构架野桥小。
娟娟翠筱寒,时见木合抱。
危亭偶平旷,是日见嵩少。
峨峨重云外,傲睨插苍昊。
坐令群山势,凌轹困籍蹈。
平生忽俗事,丘壑情所好。
无谋苟自给,薄官废幽讨。
岂无幽栖士,顾我林下笑。
会当采芝去,富贵曷足道。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日益:一天比一天。森然:茂密的样子。
绝壁:陡峭的悬崖。
峻峡:险峻的峡谷。
清溪:清澈的溪流。
萦纡:弯曲盘旋。
幽栖士:隐居的贤士。
采芝:象征隐逸生活。
翻译
我行走的路径越来越深,遇到的事物也越来越美好。穿越深深的森林,眼前是陡峭的崖壁,岩石的颜色显得苍老而沉闷。
层层山峰突然崩塌,险峻峡谷豁然开朗。
清澈的溪流在山谷间流淌,浅滩上漂浮着水鸟。
蜿蜒曲折的石路狭窄,简陋的野桥小巧玲珑。
翠绿的细竹在寒风中摇曳,偶尔可见树木紧紧相拥。
偶然间,我来到开阔的高亭,看到了嵩山和少室山的壮丽景色。
那重重叠叠的云层之外,山峰傲视苍穹。
这些山峦的气势让我感到震撼,仿佛能踏平一切困难。
一直以来,我厌倦了世俗之事,对山水之乐情有独钟。
我没有深思熟虑,只求简单自给,对于微小的官职,我放弃了深入探索。
难道没有隐居的贤士,在山林中嘲笑我的浅薄吗?
我终将要去采摘灵芝,世间富贵又怎能与这山林之乐相比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深山中行走的景象,诗中的意境幽深而又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开篇“我行日益深,所遇日益好”表达了诗人随着行走深入,对周遭环境越发欣赏的态度。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发现,也反映出诗人的情感和审美逐渐升华。
“森然过绝壁,惨淡石色老”中的“森然”形容山势的雄伟,“惨淡石色老”则描绘了岩石由于年代久远而呈现出的苍老面貌。这里不仅是景物的写实,更有诗人对于自然力量和永恒的感慨。
“层峰乍崩奔,峻峡忽开导”中的“层峰”、“峻峡”描绘了山势的险峻,而“忽开导”则是说在这险峻中突然出现了一条通路。这样的转折增添了诗中的动感和探险精神。
“清溪泻两间,浅濑浮水鸟”中的“清溪”、“浅濑”、“浮水鸟”都是静谧的画面,但也透露出一丝生机与活力,这种对比强化了自然之美的表现。
接下来的“萦纡石路窄,构架野桥小”则是对道路和桥梁的描写,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行走中的不易,以及他对于这些简陋但实用的设施的欣赏。
“娟娟翠筱寒,时见木合抱”中的“娟娟翠筱寒”形容着树木的美丽,而“时见木合抱”则可能是指树木间相互依偎的景象,这里有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温暖的赞美。
“危亭偶平旷,是日见嵩少”中的“危亭”、“平旷”和“嵩少”都是对山势的描述,其中“是日见嵩少”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高峰的追求和向往。
“峨峨重云外,傲睨插苍昊”则是在描绘山与天空相接处的壮丽景象,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更加开阔和自如。
“坐令群山势,凌轹困籍蹈”中的“坐令”一词有召唤、安排之意,这里可能是说诗人坐在高处,俯瞰着下方的群山。这里的景物已经不再只是自然景观,而是与诗人的情感和精神状态相呼应。
最后,“平生忽俗事,丘壑情所好”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他更喜欢那些偏远幽静的地方和事情。这也体现出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态度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自然、生命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