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出处:《送王昌龄》
唐 ·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漕水:指运河之水。淹留:停留。
孤山:孤独的山峰。
蒲稗:泛指水边植物。
舟楫:船只和桨。
沙鸟:沙滩上的鸟。
莲花界:莲花盛开的地方。
金陵城:古代中国的都城南京。
悠悠:漫长无尽。
翻译
漕水分流而去遥远,傍晚时分我满含离别之情送你远行。你在野外寺庙逗留,孤山在你身后显得格外明亮。
你前方的路绵延数千里,沿途没有生长蒲苇和稗草。
夕阳洒满你的船帆,我只欣赏那微微荡漾的清澈波纹。
举起酒杯时,林间的月亮已升起,脱下衣裳,沙滩上的鸟儿在鸣叫。
夜晚,你将进入莲花盛开的世界,而我却在梦中回到了金陵城。
此刻的离别让我感叹,你将在浩渺的江海中独自远航。
鉴赏
在这首诗中,李颀借送别之情,抒发了对友人王昌龄的深厚感情和不舍昼日的依恋。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勾勒出一幅离别图。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开篇即表达了送行之人与漕水同向东流,感慨离别之情如潮水般涌来。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野寺的寂寥和孤独的山影,烘托出了诗人的愁绪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这里的“前望”和“中无蒲稗生”,传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情思念,以及希望他一路平安,不遇阻碍之意。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夕阳映照在船上的光影,诗人只钟爱那湖面上微波荡漾的宁静景象,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纯净、安详生活的向往。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在林间举杯邀明月共饮,在沙滩上解开衣襟任凤凰鸣叫,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自在图景。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夜晚时分,莲花池塘的清幽,以及梦中出现的金陵城,都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这次离别的无奈感慨,以及朋友将要踏上的长途旅程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超越时空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