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遥遥望石门,双峰一径微全文

遥遥望石门,双峰一径微

出处:《过泐山
明 · 释函是
寒山有佳色,理策临清漪。
倚棹过绿玉,将以观冬犁。
舍舟登古岸,髣髴玉渊时。
所异谷与川,动静各有宜。
停步稍顾盼,抚景心相随。
遥遥望石门,双峰一径微
梯穷万山出,忽然就长堤。
土屋三两间,依岩缚茅茨。
爨烟穿石窦,云影随高低。
下有丹溜潭,水落松风吹。
泠泠潭上人,分明见须眉。
乐此毕生平,耕锄复何辞。
古者食其力,辛苦当为谁。
日暮且归去,明春予再来。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函是的《过泐山》描绘了寒山的秀美景色和作者的游历体验。首句“寒山有佳色”,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色的清冷之美。诗人乘船至“清漪”边,“倚棹过绿玉”,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碧波中穿行的场景,暗示着冬日里的生机。

接着,诗人弃舟登岸,仿佛置身于古代仙境“玉渊时”。他欣赏着山谷与河流的动静之美,感叹它们各得其所。在“石门”处,双峰夹道,山路蜿蜒,给人以探索的期待。攀登山顶,眼前展现出广阔的视野,梯级尽头是“长堤”,隐含着世外桃源的意味。

山脚下,简陋的土屋依岩而建,茅草屋顶随风轻摇。炊烟从石缝中升起,云影在屋檐下变幻,增添了宁静与自然的气息。下方的丹溜潭,水声泠泠,松风轻拂,诗人在此遇见潭边的隐士,清晰可见其风貌。

诗人深感此处生活的乐趣,愿意为此终身耕作,无怨无悔。他反思古人的生活方式,认为辛勤劳动的价值在于自给自足,而非为他人。最后,诗人决定日暮时分返回,期待来年春天再访这静谧的山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