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谓拙者鸠,已厌不可弹
出处:《雪中闻鸠》
宋 · 王令
孰谓拙者鸠,已厌不可弹。
吾寒方病雪,尔何雪自唤。
寒城千万家,什伍赤两骭。
通衢结沮冰,走指堕或半。
门闭市无人,灶冷烟不爨。
俗以雪为贺,我独雪之叹。
富贵宜为忧,不忧亦何患。
吾寒方病雪,尔何雪自唤。
寒城千万家,什伍赤两骭。
通衢结沮冰,走指堕或半。
门闭市无人,灶冷烟不爨。
俗以雪为贺,我独雪之叹。
富贵宜为忧,不忧亦何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拙者:笨拙的人。厌:厌倦。
病雪:因寒冷而生病。
什伍: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
赤两骭:形容衣衫破烂,露出大腿。
通衢:大路。
沮冰:冻结的水汽。
灶冷烟不爨:炉灶冰冷,没有炊烟。
俗:一般人。
贺:庆祝。
叹:叹息。
忧:忧虑。
患:祸患。
翻译
谁说笨拙的人像斑鸠,已经厌倦却无法驱赶。我正因严寒而病痛难耐,你为何还要自我命名为雪呢?
寒冷的城市中千万户人家,衣衫褴褛的士兵们成群结队。
宽阔的道路冻结了冰雪,行走时手指都可能冻断一半。
市场大门紧闭,街上空无一人,炉火已冷,炊烟不再升起。
人们通常以雪为喜庆,但我独自为此叹息。
富贵之人应心存忧虑,无忧无虑又怎能避免祸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雪中的萧瑟图景,通过对比和反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感慨和内心的忧虑。诗中“孰谓拙者鸠,已厌不可弹”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下文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不满和无奈。
“吾寒方病雪,尔何雪自唤”则进一步深化这种情感,通过与自然景物(雪)的交流,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哀伤。这里的“病雪”既可以理解为因雪而生病,也可以比喻为对雪中世界的厌倦。
接下来的“寒城千万家,什伍赤两骭”以及“通衢结沮冰,走指堕或半”,则是对雪中城市和街道的描写,这些生动的细节描绘出了一幅极为凛冽的冬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和百姓的艰难生活。
“门闭市无人,灶冷烟不爨”则是对这种萧瑟景象的进一步渲染,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荒凉和寂静。而“俗以雪为贺,我独雪之叹”则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感受,他不同于一般人对雪的喜悦,而是感到忧虑,这种忧虑也体现在下文的“富贵宜为忧,不忧亦何患”。
这首诗通过对雪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内心的忧虑,以及对于贫困和艰难生活的同情。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深刻社会感慨的抒情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