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多经济具,可付醉吟休
出处:《和孙司门寄宽堂诗 其二》
宋 · 杜范
靖节非沉湎,行藏岂漫游。
几多经济具,可付醉吟休。
志在存周鼎,悲能学楚囚。
流风千载想,我欲赋登楼。
几多经济具,可付醉吟休。
志在存周鼎,悲能学楚囚。
流风千载想,我欲赋登楼。
注释
靖节:指陶渊明,因其字靖节。沉湎:沉迷或过度饮酒。
行藏:行为和隐居。
漫游:随意游荡。
经济:指经世济民的才能。
醉吟:借酒吟诗。
周鼎:象征国家的重器,比喻稳固的政权。
楚囚:楚国俘虏,后用来形容身处困境仍保持坚韧的人。
流风:遗留的风尚或影响。
登楼:登上高楼,这里可能象征着诗歌创作。
翻译
陶渊明并非沉溺于饮酒,他的行为和隐居并非随意游荡。他具备多少治国济世的才能,却只能寄托在醉酒吟诗中暂且放下。
他的志向在于维护国家的稳固,悲痛时也能学习楚囚的坚韧。
他的高尚风范流传千年,我想要写一首诗来表达对他的敬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杜范所作,属于中唐以后文人词风格的影响。整体上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靖节非沉湎,行藏岂漫游"两句,诗人通过自我反省,表达了自己不愿沉迷于物欲,也不愿随波逐流地生活,而是有所追求和坚守。这里的“靖节”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节制,“行藏”则隐含着对未来方向的探索。
"几多经济具, 可付醉吟休"一句中,“经济具”可能指的是生活所需的物资,而“可付醉吟休”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简单的物质条件下,也能享受生活,保持内心的从容不迫。
"志在存周鼎,悲能学楚囚"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对历史的感慨。“存周鼎”指的是保存古代的礼器和文化遗产,“悲能学楚囚”则是对历史上楚国囚徒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流风千载想,我欲赋登楼"最后两句,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的珍视,以及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传承这些精神财富。这里的“流风”指的是历史的长河,“千载”则是对时间的跨越,而“我欲赋登楼”则展现了诗人想要借助高楼远望,倾诉心中的壮志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的内在世界,以及他对于历史、文化和个人理想的深刻理解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