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唱山歌樵牧和,底须论著学班扬
出处:《自和徐潭二首 其一》
宋 · 刘克庄
从今快活安斯寝,那复辛勤陟彼冈。
万里路曾双不借,四天下只一禅床。
宽如马驿名方丈,劣似鸡栖即客房。
自唱山歌樵牧和,底须论著学班扬。
万里路曾双不借,四天下只一禅床。
宽如马驿名方丈,劣似鸡栖即客房。
自唱山歌樵牧和,底须论著学班扬。
注释
从今:从此以后。快活:安心快乐。
安斯寝:安心入睡。
那复:不再。
辛勤:辛勤劳苦。
陟彼冈:攀登山岗。
万里路:走过了万水千山。
双不借:无需借助他人。
四天下:全世界。
一禅床:一张禅床。
宽如:宽敞得像。
马驿:马驿站。
名方丈:名叫方丈。
劣似:简陋得像。
鸡栖:鸡窝。
即客房:就是客房。
自唱:独自唱起。
山歌:山野歌曲。
樵牧和:樵夫牧童应和。
底须:哪里需要。
论著:谈论著述。
学班扬:像班扬那样著述。
翻译
从此以后,我将安心安睡,不再辛勤劳作攀登山岗。走过了万水千山,曾经的旅途无需借助他人,只有一张禅床陪伴。
禅房宽敞得如同马驿站,简朴得犹如鸡窝般的小客房。
独自唱起山歌,樵夫牧童应和,哪里还需要谈论学问,像班扬那样著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自和徐潭二首(其一)》。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从今快活安斯寝,那复辛勤陟彼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看破与放下,选择了一个简单且快乐的生活方式,不再像过去那样辛苦地攀爬世间高峰。
“万里路曾双不借,四天下只一禅床。”这里强调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是独立而自足的,即使面对广阔无垠的旅途,也不必借助外物,只需一个禅坐的地方,便可囊括四方。
“宽如马驿名方丈,劣似鸡栖即客房。”诗人通过对空间的描绘,展示了其简约而自在的生活状态。尽管居所简陋,但已足够安身立命。
最后,“自唱山歌樵牧和,底须论著学班扬。”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与樵夫、牧童一同高声歌唱,不再过分追求世间的名利或学问上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