秪待花开日,连栖出谷莺
出处:《咸通十四年府试木向荣》
唐 · 郑谷
园林青气动,众木散寒声。
败叶墙阴在,滋条雪后荣。
欣欣春令早,蔼蔼日华轻。
庾岭梅先觉,隋堤柳暗惊。
山川应物候,皋壤起农情。
秪待花开日,连栖出谷莺。
败叶墙阴在,滋条雪后荣。
欣欣春令早,蔼蔼日华轻。
庾岭梅先觉,隋堤柳暗惊。
山川应物候,皋壤起农情。
秪待花开日,连栖出谷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园林景象。开篇“园林青气动,众木散寒声”两句,通过对园中生长茂盛的植物和树木散发出温暖气息与消除冬日冷冽声音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
紧接着,“败叶墙阴在,滋条雪后荣”表现了即便是在残留着枯叶的旧墙边,也能见到积雪融化后的鲜艳景致。这里“滋条”一词形容雪水融化后的湿润状态,生动传神。
“欣欣春令早,蔼蔼日华轻”则是对春天气候的描写,春意盎然,阳光温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欣欣”、“蔼蔼”两组词语均形容春天景象的鲜明与柔美。
诗人接着笔触一转,“庾岭梅先觉,隋堤柳暗惊”,将目光投向特定植物——梅花与柳树。梅花代表着早春的醒觉,而隋堤柳则是在细微间悄然惊醒,这两句诗通过对不同植物的观察,展示了自然界在春天的不同时序变化。
“山川应物候,皋壤起农情”两句,展现了大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和谐共生的场景。山川之中,万物复苏,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了农业劳作,这里“皋壤”指的是田埂,“农情”则是对春耕时节农民情感的抒发。
最后,“秪待花开日,连栖出谷莺”中,诗人以期待的心态等待着花朵绽放之日,同时也描写了鸟儿在山谷间穿梭、歌唱的情景。“连栖”一词形容鸟儿栖息的连续状态,而“出谷莺”则是对山谷中鸟鸣声响起场面的生动描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与生动的语言表达,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新生命与农业劳作的期待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