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持此答长谣,惭无双白璧全文

持此答长谣,惭无双白璧

出处:《答宇文公南
宋 · 吕陶
少年从君游,于今已头白。
逡巡三十载,光景如昨日。
追怀当时事,感慨横胸臆。
贤侯在泮水,多士凡数百。
探道先渊源,学文重气格。
君常露华采,流品推第一。
西南有豪俊,自此贵名出。
天池可直上,中减扶摇力。
不免逐鹪鹩,抢榆暂栖息。
北窗换五斗,轻重固不敌。
况当念赤子,安忍负愧色。
归来林下泉,屡把尘衣涤。
南溟徒尔慕,腐鼠莫我嚇。
清樽及黄卷,两与圣贤觌。
伊予最不肖,厚幸蒙贲饰。
归田尚无计,苟禄惟自责。
因循得瘖病,放荡成笑疾。
持此答长谣,惭无双白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答宇文公南》。诗中以深情的笔触回顾了自己与友人宇文公南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学问、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句“少年从君游,于今已头白”,描绘了两人从年轻时相识相知,如今岁月流逝,两人都已步入老年的情景,表达了时光易逝、友情珍贵的主题。接下来的“逡巡三十载,光景如昨日”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飞逝和记忆的鲜活。

“追怀当时事,感慨横胸臆”两句,诗人回忆起与宇文公南共度的岁月,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往事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贤侯在泮水,多士凡数百”两句,可能是在赞美宇文公南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影响力,同时也暗示了两人曾一同求学的经历。

“探道先渊源,学文重气格”表明了两人在学术追求上的共同理念,即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文章的内在气质。而“君常露华采,流品推第一”则直接赞扬了宇文公南在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西南有豪俊,自此贵名出”可能是指宇文公南在西南地区学术界的影响力,使得他的名声大噪。“天池可直上,中减扶摇力”可能是在比喻宇文公南在学术道路上的高远追求,但“不免逐鹪鹩,抢榆暂栖息”则暗示了他在追求学术的同时,也面临着现实生活的压力和选择。

“北窗换五斗,轻重固不敌”可能是在描述宇文公南在学术与生活之间做出的选择,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况当念赤子,安忍负愧色”则是对宇文公南在面对社会责任时的高尚情操的赞颂。

“归来林下泉,屡把尘衣涤”可能是在描绘宇文公南在晚年回归自然、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状态。“南溟徒尔慕,腐鼠莫我嚇”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清樽及黄卷,两与圣贤觌”则是在赞美宇文公南在晚年仍能与圣贤对话的精神追求。

最后,“伊予最不肖,厚幸蒙贲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宇文公南高度的自谦。“归田尚无计,苟禄惟自责”可能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和追求。“因循得瘖病,放荡成笑疾”则可能是对过去行为的反省和自我解嘲。“持此答长谣,惭无双白璧”则是诗人以这首诗作为对宇文公南的回应,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遗憾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学术、社会、自然和人性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