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地使之然兮,挹彼觱泉聊以自厌兮
出处:《漫吟》
明 · 钟芳
天池滉瀁兮限南北,咫尺眩瞀兮穹壤翻覆。
灵鷟秘兮祥麟踣,郑雅莫辨兮混缁白,西子蒙秽兮嫫母如玉。
吁嗟地使之然兮,挹彼觱泉聊以自厌兮。
灵鷟秘兮祥麟踣,郑雅莫辨兮混缁白,西子蒙秽兮嫫母如玉。
吁嗟地使之然兮,挹彼觱泉聊以自厌兮。
鉴赏
这首诗《漫吟(其一)》由明代诗人钟芳所作,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以及对人间善恶的深刻反思。
首句“天池滉瀁兮限南北”,开篇即以天池的广阔无垠,象征天地间的界限,暗示自然界的力量与浩瀚。接着“咫尺眩瞀兮穹壤翻覆”一句,通过视觉上的错乱与天地颠倒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和力量之大。
“灵鷟秘兮祥麟踣”中,“灵鷟”和“祥麟”分别代表了神异的鸟类和吉祥的兽类,它们的遭遇“踣”(倒下),暗示了自然界中美好事物也可能遭受不幸,体现了自然界中的复杂与不公。
“郑雅莫辨兮混缁白”一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郑雅”(指正直、高尚的人)与“缁白”(黑色与白色,常用来比喻善恶)混同,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混乱的感慨。
“西子蒙秽兮嫫母如玉”则通过美女西施被污秽与丑女嫫母如玉的比喻,进一步探讨了美的相对性与评价标准的主观性,反映了诗人对人性与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最后,“吁嗟地使之然兮,挹彼觱泉聊以自厌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无奈与感慨,同时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通过汲取清泉来净化心灵,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道德、美丑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富有哲理,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