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梨县已紫,珠榴折且红
出处:《和沈祭酒行园诗》
南北朝 · 谢朓
清淮左长薄,荒径隐高蓬。
回潮旦夕上,寒渠左右通。
霜畦纷绮错,秋町郁蒙茸。
环梨县已紫,珠榴折且红。
君有栖心地,伊我欢既同。
何用甘泉侧,玉树望青葱。
回潮旦夕上,寒渠左右通。
霜畦纷绮错,秋町郁蒙茸。
环梨县已紫,珠榴折且红。
君有栖心地,伊我欢既同。
何用甘泉侧,玉树望青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观,通过对清冷水流、荒废小径、高耸蓬草等景物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淡远与宁静的氛围。开篇“清淮左长薄,荒径隐高蓬”即设定了诗歌的意境,淮河两岸的水流清澈而又不为人知,小径被荒废,高大的蓬草遮蔽了路径,让人感觉到一丝寂寞。
“回潮旦夕上,寒渠左右通”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片自然景观中的动态美,一日之内潮水的涨落,以及四周被寒冷渠道环绕,这些都是静谧中带有一丝生机的细节。
“霜畦纷绮错,秋町郁蒙茸”中的霜花和秋草交织在一起,不仅形象鲜明,而且情感色彩浓厚。这里的景物描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孤寂与沉思。
“环梨县已紫,珠榴折且红”一句则通过对果实颜色的描述,展示了秋天丰硕的景象。这里的“环梨县”和“珠榴”都是精致生动的意象,它们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展现,也可能寓含着诗人对生活某种期待或回忆的情感。
最后,“君有栖心地,伊我欢既同。何用甘泉侧,玉树望青葱”则转向了与友人的情谊交流。这里的“栖心地”暗示了一份宁静的心灵寄托,而“我欢既同”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情谊的珍视和愉悦。“何用甘泉侧,玉树望青葱”一句,则是对友人提出的疑问和自我安慰,是否需要那些外界所谓的甘美泉水与高贵的玉树,而非此处的自然风光。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对比鲜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谊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