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扫道上尘,先拔庭中芜
出处:《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其三》
宋 · 苏辙
萧萧发垂素,晡日迫西隅。
道人闵我老,元气时卷舒。
岁晚风雨交,何不完子庐。
万法灭无馀,方寸可久居。
将扫道上尘,先拔庭中芜。
一净百亦净,物我皆如如。
道人闵我老,元气时卷舒。
岁晚风雨交,何不完子庐。
万法灭无馀,方寸可久居。
将扫道上尘,先拔庭中芜。
一净百亦净,物我皆如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三)》。诗人以萧瑟的秋风和落日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年老体衰的情境,感叹时光匆匆。他引用陶渊明的风格,表达了对道家自然法则的理解,认为在世间纷扰中,只有内心清净才能长久安宁。诗人表示要清扫道路尘埃,先整理庭院杂草,象征着内心的净化,进而达到万物皆空、物我两忘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辙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