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连莫为唐昭惜,正有随身孤凤凰
出处:《题翰林集》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把卷微吟辄断肠,一生同病只冬郎。
分明坐久槎逢斗,不待归来海已桑。
无限幽情随暮雨,几多清泪湿红芳。
颠连莫为唐昭惜,正有随身孤凤凰。
分明坐久槎逢斗,不待归来海已桑。
无限幽情随暮雨,几多清泪湿红芳。
颠连莫为唐昭惜,正有随身孤凤凰。
鉴赏
这首诗《题翰林集》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沉的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感。
首联“把卷微吟辄断肠,一生同病只冬郎”,以“把卷”、“微吟”描绘出诗人沉浸在书籍中,低声吟诵的情景,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深情热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如同与“冬郎”(可能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共享着相同的命运与疾病,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共鸣与哀愁。
颔联“分明坐久槎逢斗,不待归来海已桑”,运用了“槎”(木筏)与“斗”(北斗星)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诗人仿佛坐在木筏上,与北斗星相对,却未等到归家之时,海上的桑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世事的更迭,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无限幽情随暮雨,几多清泪湿红芳”,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抒发。诗人将“幽情”寄托于“暮雨”之中,随着雨水的飘落而流淌,表达了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忧郁与哀伤。同时,“清泪”与“红芳”的对比,既体现了诗人情感的真挚与纯净,也暗示了生命中的美好与遗憾并存。
尾联“颠连莫为唐昭惜,正有随身孤凤凰”,以“唐昭”(可能指唐代的昭宗皇帝)为例,劝诫人们不应过于惋惜历史的悲剧,因为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可能遇到孤独与挑战,如同“孤凤凰”一般。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也寓意着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整体而言,《题翰林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历史、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复杂情感世界中的自我反思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