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古有治人无治法,由来名宦属名儒全文

古有治人无治法,由来名宦属名儒

清 · 王家枢
元圭尘起不能污,清白传家作世模。
古有治人无治法,由来名宦属名儒
同舟共济期多士,广厦抡材愧我徒。
犹幸磨砻逢哲匠,铅刀一割倘能无。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家枢对李合江师的试作进行回应的两首七言律诗中的第二首。诗中充满了对李合江师作品的赞赏与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学问和道德修养上的谦逊态度。

首联“元圭尘起不能污,清白传家作世模”以元圭(古代的一种玉器)为喻,赞美李合江师的作品如同元圭一般,即使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其高洁品质依然不变,能够成为世人学习的典范。这里的“清白”不仅指作品的风格高雅,更寓意着人格的纯洁与高尚。

颔联“古有治人无治法,由来名宦属名儒”则进一步赞扬了李合江师的才华与品德,认为在古代,治理国家的人往往没有固定的法则,而真正的名臣大儒才是社会的真正领袖。这里暗含对李合江师才能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儒家治国理念的尊重。

颈联“同舟共济期多士,广厦抡材愧我徒”表达了诗人与李合江师共同追求学问进步的愿望,希望在学术的海洋中携手前行,共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然而,诗人也自谦地表示,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可能难以成为合格的助手或导师,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谦虚认识。

尾联“犹幸磨砻逢哲匠,铅刀一割倘能无”则是对李合江师的再次感谢与期待。诗人庆幸能够在学术道路上遇到像李合江师这样的良师益友,希望在李合江师的指导下,自己的学术水平能够有所提升,即使是一把看似无用的铅刀,在正确的使用下也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既是对李合江师教学能力的认可,也是对自己未来学术发展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高度赞誉李合江师的才华与品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谦逊态度和对未来的积极展望,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