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濯双白趺,真怀仍在襟
出处:《夜江濯足》
清 · 郑珍
凉飔动烟渚,净魄生夕林。
浣衣人独归,余情含空砧。
坐濯双白趺,真怀仍在襟。
微浪蹙细沙,沙乾浪旋侵。
不见白石郎,谁见沙浪心。
何意孺子歌,但为浊水吟。
浣衣人独归,余情含空砧。
坐濯双白趺,真怀仍在襟。
微浪蹙细沙,沙乾浪旋侵。
不见白石郎,谁见沙浪心。
何意孺子歌,但为浊水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江边洗涤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凉风轻拂、月光洒落的静谧景象,以及洗涤者独自归去的身影,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凉飔动烟渚”以轻柔的凉风起笔,暗示了环境的清凉与宁静,烟渚则描绘了江面的朦胧美,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层梦幻色彩。接着,“净魄生夕林”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月光如银,洒在树林之上,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诗意的光辉。
“浣衣人独归,余情含空砧”两句,将焦点转向洗涤者,通过“独归”的动作和“含空砧”的细节,展现了洗涤者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情感。空砧,即空荡荡的捣衣石,象征着洗涤者的思绪随水流远去,留下的是对生活的深思与回味。
“坐濯双白趺,真怀仍在襟”则揭示了洗涤者内心的纯净与真实情感。坐于江边,洗涤双脚,仿佛是在净化心灵,而“真怀仍在襟”则表达了洗涤者对真挚情感的坚守与珍藏。
后半部分“微浪蹙细沙,沙乾浪旋侵”描绘了江面的动态美,微小的波浪轻轻拍打着干燥的沙滩,又迅速退去,形成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和谐对比。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
“不见白石郎,谁见沙浪心”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与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个人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言表。
最后,“何意孺子歌,但为浊水吟”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与对纯净情感的向往。孺子歌,可能是指儿童的歌声,这里用来比喻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浊水吟,则是对现实生活中复杂、污浊现象的讽刺与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刻感悟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