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扶春堂下路,别来风月果何如
出处:《怀怡云平老三首 其一》
宋 · 刘应时
江湖梦断十年馀,尚记寒窗诵子虚。
回首扶春堂下路,别来风月果何如。
回首扶春堂下路,别来风月果何如。
注释
江湖:指代江湖生涯或者在外漂泊的生活。梦断:梦想破灭或结束。
十年馀:十多年。
寒窗:形容刻苦学习的环境,窗户边读书。
诵:背诵。
子虚:古代文学作品《子虚赋》的简称。
回首:回顾。
扶春堂:可能是一个地方名,也可能象征着学习或回忆的地方。
别来:自那次分别以来。
风月:泛指美好的时光和景色,也暗指情感。
果何如:到底怎么样了。
翻译
过去的江湖生涯已经过去十多年,还记得在寒冷的窗户下背诵《子虚赋》的日子。回望扶春堂下的小路,自从分别后,那里的风花雪月如今怎么样了呢?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感慨的诗句。开篇“江湖梦断十年馀,尚记寒窗诵子虚”两句,作者通过“江湖梦断”这一意象,传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而“十年馀”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同时,“尚记寒窗诵子虚”表明尽管时间过去了,但作者仍然记得那些在寒冷的窗前研读古籍,尤其是《左传》中所记载的历史故事,这些往事如同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接着,“回首扶春堂下路”一句,通过“回首”二字展现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眷恋之情。这里的“扶春堂”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建筑或地点,而“堂下路”则象征着曾经走过的道路和记忆中的场景。
最后,“别来风月果何如”一句,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时光中美好事物是否依然如故的迷茫和怀疑。这不仅是对自然界“风月”的询问,更是对人间变迁、友情淡薄乃至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幻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