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清江共今古,黄花红叶杂秋冬
出处:《九月二十七日与客游龙山》
宋 · 王铚
野服芒鞋步步同,天寒酒薄客情浓。
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烟萝更几重。
沧海清江共今古,黄花红叶杂秋冬。
暝云自与千峰合,送我归鞍寺寺钟。
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烟萝更几重。
沧海清江共今古,黄花红叶杂秋冬。
暝云自与千峰合,送我归鞍寺寺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野服:粗布衣服。芒鞋:草鞋。
天寒:天气寒冷。
酒薄:酒味淡薄。
客情:客人的情感。
身如萍水: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路入:道路深入。
烟萝:烟雾缭绕的山林。
重:重叠。
沧海:大海。
清江:清澈的江水。
黄花:菊花。
红叶:红叶。
秋冬:秋天和冬天。
暝云:暮色中的云彩。
千峰:连绵起伏的群峰。
归鞍寺:寺庙。
寺钟:寺庙钟声。
翻译
穿着粗布衣服和草鞋,每一步都同行,尽管天气寒冷,酒也淡薄,但客人心中的热情却很浓厚。我们的身体就像浮萍随波逐流,一同漂泊在千里之外,道路深入烟雾缭绕的山林,还有多少重叠的景色等待探索。
大海和清澈的江水见证了古今变迁,黄花和红叶装点着秋天和冬天的交替季节。
暮色中的云彩自然地融入了连绵起伏的群峰之中,伴随着寺庙钟声,送我踏上归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中远行者与友人同游的温馨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人间真挚情感的赞美。开篇“野服芒鞋步步同”,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诗人与友人的共同行走场景,他们穿着简朴的衣裳,一起在大自然中漫步,传递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
紧接着,“天寒酒薄客情浓”一句,则以对比的手法渲染了环境与心境之间的和谐。虽然天气渐凉,酒也许因时节而减去一些香醇,但宾主间的情谊却越发浓郁,体现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
“身如萍水同千里”是对远行者境遇的一种比喻,像浮萍之于水那样随波逐流,无拘无束。接着,“路入烟萝更几重”则描绘了诗人行走中所遭遇的迷雾与复杂的情景,增添了一份探险的神秘感。
“沧海清江共今古”,这一句以宏大的视野,将时光的长河与自然景观相连,使得诗意更加深远。"黄花红叶杂秋冬"则是对四季更迭中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无尽变化的欣赏,也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接受生命轮回的情怀。
最后,“暝云自与千峰合,送我归鞍寺寺钟”一句,通过对暮色中云与山峰相合的描绘,以及“送我归鞩寺寺钟”的情境设置,为诗歌画上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收尾。这里,“暝云”暗示了一天即将结束,而“千峰合”则是对远方山峦连绵不绝的一种美好想象,"送我归鞩寺寺钟"则让人联想到一种精神的栖息与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际情感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表现出了他对于友情、旅行以及生命本身深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