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疑身毒割,宫似竺乾移
出处:《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
明 · 胡应麟
荐福崇新搆,能仁拓旧基。
殿疑身毒割,宫似竺乾移。
法力金容耀,毫光玉髻披。
恒沙登觉岸,阿耨渡香池。
五蕴空罗刹,三摩驾辟支。
千身菩萨现,九劫梵王离。
幻化天魔伏,灵通地藏知。
运开龙汉后,年纪赤明时。
鹿女衔花献,猿孙拾橡嬉。
楗关驯虎豹,伏砌断蛟魑。
古树撑崖出,寒花抱石敧。
飞萝悬绝磴,夹筱蔽清漪。
生老偏愁病,贪嗔独恋痴。
道存无尽藏,劫满阿僧祗。
舍宅王珣癖,过门杜甫饥。
芒鞋万峰雪,岁晚入蛾眉。
殿疑身毒割,宫似竺乾移。
法力金容耀,毫光玉髻披。
恒沙登觉岸,阿耨渡香池。
五蕴空罗刹,三摩驾辟支。
千身菩萨现,九劫梵王离。
幻化天魔伏,灵通地藏知。
运开龙汉后,年纪赤明时。
鹿女衔花献,猿孙拾橡嬉。
楗关驯虎豹,伏砌断蛟魑。
古树撑崖出,寒花抱石敧。
飞萝悬绝磴,夹筱蔽清漪。
生老偏愁病,贪嗔独恋痴。
道存无尽藏,劫满阿僧祗。
舍宅王珣癖,过门杜甫饥。
芒鞋万峰雪,岁晚入蛾眉。
鉴赏
此诗描绘了西山诸佛刹的壮丽景象与佛教文化的深邃内涵。首句“荐福崇新搆,能仁拓旧基”点明了佛寺的扩建与拓展,象征着佛法的弘扬与传播。接下来的“殿疑身毒割,宫似竺乾移”则以身毒和竺乾为喻,赞美了佛寺建筑的宏伟与独特风格。
“法力金容耀,毫光玉髻披”描绘了佛像的庄严与神圣,金光闪耀,毫光披散,展现出佛法的光辉与智慧。接着,“恒沙登觉岸,阿耨渡香池”运用佛教术语,表达了修行者通过佛法的指引,从烦恼的彼岸到达觉悟的彼岸,渡过人生的苦海。
“五蕴空罗刹,三摩驾辟支”进一步阐述了佛教的核心教义,即通过理解五蕴(色、受、想、行、识)的空性,达到解脱,同时强调了三摩地(禅定)与辟支佛(独觉)的修行路径。
“千身菩萨现,九劫梵王离”描绘了菩萨的化身与梵王的解脱,体现了佛教中菩萨度化众生与诸神灵的解脱之道。随后,“幻化天魔伏,灵通地藏知”表现了佛法对天魔的征服与地藏菩萨的灵性通达。
“运开龙汉后,年纪赤明时”暗示了佛法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从远古到未来,佛法永续不衰。接下来的“鹿女衔花献,猿孙拾橡嬉”通过自然界的生物形象,展现了佛法的普世性和和谐共生的理念。
“楗关驯虎豹,伏砌断蛟魑”则象征佛法的威力,能够驯服野兽,斩断邪恶,维护社会的安宁与秩序。最后,“古树撑崖出,寒花抱石敧”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与前文形成呼应,强调了佛法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以排律的形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