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本来天与备,会通应自性生随
明 · 庞嵩
万象森然未朕时,敢云根外别寻枝。
心从动处方徵默,身到恒行始透知。
大小本来天与备,会通应自性生随。
功夫体用无差别,细把精微再问师。
心从动处方徵默,身到恒行始透知。
大小本来天与备,会通应自性生随。
功夫体用无差别,细把精微再问师。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庞嵩所作,名为《壬申暮春绪山先生管南坪孙蒙泉徐水南郦仲玉饯别于天真用韵》。全诗以哲理思考为主线,探讨了内心世界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万物与个体心灵之间的联系。
首句“万象森然未朕时”,描绘了万物初生、生机勃勃的景象,暗示着宇宙间的一切都在未被认知的状态下存在着。接下来的“敢云根外别寻枝”一句,表达了对探索未知世界的谨慎态度,认为无需在已知之外另寻出路,强调了对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尊重。
“心从动处方徵默,身到恒行始透知”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关系。动心意味着行动,而行动中蕴含着沉默的智慧;恒行则意味着持续不断地实践,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这两句强调了内心与行动的统一,以及通过实践获得真知的重要性。
“大小本来天与备,会通应自性生随”则将视角扩展至自然万物,指出大到宇宙小至微尘,都是自然赋予的完整存在。会通万物,理解自然规律,应当从个体的本性出发,顺应自然的规律行事。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
最后,“功夫体用无差别,细把精微再问师”总结了全文的核心思想,即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功夫),最终达到内外合一(体用无差别)的境界。在这一过程中,细致地观察和深入思考(精微)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不忘向智者请教,以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指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自然、内心与行为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自我认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哲学、道德和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