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须在我光前后,人有何言赖古今
出处:《为南海何孝子作》
明 · 庄昶
谁将罔极报能深,万里寻诗到卧林。
沧海白头虽此老,人间孝子是何心。
道须在我光前后,人有何言赖古今。
安得古人参与舜,每凭天地共吾襟。
沧海白头虽此老,人间孝子是何心。
道须在我光前后,人有何言赖古今。
安得古人参与舜,每凭天地共吾襟。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名为《为南海何孝子作》。诗中探讨了孝道与人性的深刻主题,以及对古代圣贤的向往与追求。
首联“谁将罔极报能深,万里寻诗到卧林”,开篇即以疑问和赞美之语,表达了对孝行的敬仰之情。孝子为了寻找诗歌的灵感,不惜跋涉万里,来到深山老林,这种精神令人动容。
颔联“沧海白头虽此老,人间孝子是何心”,通过对比大海的深邃与白发老人的沧桑,强调了孝子在年岁已高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孝道的决心和毅力。这里不仅赞扬了孝子的品质,也暗示了孝行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永恒的主题。
颈联“道须在我光前后,人有何言赖古今”,进一步阐述了孝道的重要性。它既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孝道都是人们言行的依据和准则。
尾联“安得古人参与舜,每凭天地共吾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景仰,希望自己的心灵能够与他们相通,共同面对天地间的一切。这不仅是对孝道的推崇,也是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孝子行为的赞美和对古代圣贤的向往,展现了对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