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
出处:《读元史三首》
清 · 顾嗣立
中原皇纲失,宗社如山崩。
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
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
军中来江汉,窦许号得朋。
读书鸣琴下,圣贤接寝兴。
宝剑抉浮云,手扶日月升。
经学唱西北,文物得未曾。
茫茫六合内,独让斯人能。
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
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
军中来江汉,窦许号得朋。
读书鸣琴下,圣贤接寝兴。
宝剑抉浮云,手扶日月升。
经学唱西北,文物得未曾。
茫茫六合内,独让斯人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一位名为姚茂的学者坚守学问,传承绝学的故事。诗中以“中原皇纲失,宗社如山崩”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战乱时期国家的动荡与社会的崩溃。接着,“读书遭兵燹,灭没无一存”进一步强调了在战争中知识与文化的毁灭。
转折点在于“伟哉姚公茂,绝学能相承”,赞扬了姚茂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坚持学问,继承并传播知识。接下来的“军中来江汉,窦许号得朋”描述了姚茂在军队中的生活,以及他与窦、许等人的交往,显示出他在乱世中仍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读书鸣琴下,圣贤接寝兴”则展现了姚茂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读书还是弹琴,都能与圣贤的精神世界相连,体现了他的高洁品质和深厚学养。“宝剑抉浮云,手扶日月升”运用比喻手法,形容姚茂如同手持宝剑,拨开迷雾,引领光明,象征着他为学问和文化所做出的贡献。
最后,“经学唱西北,文物得未曾”表明姚茂在西北地区弘扬经学,使得那里的文化和学术得以保存和发展,突出了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茫茫六合内,独让斯人能”则表达了对姚茂在广阔天地间,能够独自承担起传承文化重任的敬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姚茂这一人物形象,颂扬了在动荡时代中,学者们坚守学问、传承文化的精神,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