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万物有成毁,帝乡安可知全文

万物有成毁,帝乡安可知

出处:《巢梧仲先生挽歌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万物有成毁,帝乡安可知
飘风吹白杨,蔓草易成丝。
圣代有贞士,姓巢讳凤宜。
宦游事浙皖,望位匪云卑。
一朝陵谷迁,晚家胥江湄。
八年避要津,豹死愿留皮。
白石何磷磷,野水何差差。
言过孙武桥,怆恍难为辞。
壑谷一以闭,送君从此辞。
累旧作宾游,回头有馀悲。
知音难再逢,千载以为期。

鉴赏

这首挽歌《巢梧仲先生挽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表达了对逝者巢梧仲先生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开篇“万物有成毁,帝乡安可知”,以自然界的生灭更替,引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帝乡象征永恒与理想,却难以知晓其确切所在,暗含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飘风吹白杨,蔓草易成丝”两句,以飘风中的白杨和易成丝的蔓草,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同时也寓含着对逝者命运的同情与惋惜。

“圣代有贞士,姓巢讳凤宜”赞扬了巢梧仲先生作为一位正直之士,在圣明的时代中坚守节操,隐姓埋名,体现了对先生人格的崇敬。

“宦游事浙皖,望位匪云卑”描述了先生在浙皖两地为官的经历,虽职位不高,但依然勤勉尽责,展现了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精神。

“一朝陵谷迁,晚家胥江湄”写出了先生人生的转折点,晚年归隐于胥江之畔,表达了对先生晚年生活的宁静与淡泊的赞美。

“八年避要津,豹死愿留皮”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先生在官场上的坚持与不屈,即使身处险境,也愿意留下自己的清白与名声。

“白石何磷磷,野水何差差”描绘了先生归隐后周围的自然景色,以白石与野水的静美,象征先生心境的平和与超脱。

“言过孙武桥,怆恍难为辞”提到孙武桥,可能寓意着先生曾经的足迹或精神传承,而“怆恍难为辞”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逝者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也有对先生精神的敬仰。

“壑谷一以闭,送君从此辞”意味着逝者已离世,诗人将以此刻为别,表达了对逝者的不舍与哀悼。

“累旧作宾游,回头有馀悲”回顾了与先生共度的时光,以及如今的离别,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悲伤。

“知音难再逢,千载以为期”最后表达了对先生的深深怀念,认为与先生相遇相知的机会已不可得,只能以千年为期,寄托了对先生的永久怀念与敬仰。

整首挽歌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生命、道德、自然、历史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哀思与敬意的佳作。